问:有什么理由感到乐观吗?

答:好消息是前所未有的科学合作。要跟上相关的新信息和科学发展的节奏是很难的,因为尽管令人难以置信,但这些不断发表的新信息研究的对象才出现了仅5个月而已。有时我会问自己:“天哪,我该如何看完所有新报告?” 但是,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在以前的流行病中没有如此规模的信息共享。对于企业和国家来说,在疫苗、药物等方面进行如此巨额的投资也是不寻常的。所以这是一线希望所在。

问:如果说我们只是在新冠大流行的开端,它将持续多长时间?

答:我手里没有水晶球,但是它可能会持续数年。我认为,从短期到中期来看,疫苗将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尽管我对能否出现100%有效的疫苗表示怀疑。我们已经听到了有望在今年10月获得数亿支疫苗的承诺。从实际角度看,疫苗很可能会在2021年出现,这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控制这一流行病。但是,我们将继续不得不改变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如果我们看看日本,就会发现那里从几代人以前开始就习惯戴口罩来进行防护,即使只患上了普通感冒。因此,除了等待神奇的疫苗出现外,我们还需要大量改变行为方式。

问:上个月您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们正在边走边学,如果没有接种疫苗,我们就无法恢复正常的生活。你现在还是这么认为吗?

答:是的,但是以更微妙的方式。现在,我会说我们正在边跑边学,因为走有点慢。眼下每个人都在奔跑。而且我仍然认为,如果没有疫苗,想要恢复正常社会将极其困难。一切都取决于疫苗能否防止传播。换句话说,我接种疫苗后是不会感染这种病毒,还是会像流感一样,更多的是预防重症和死亡。这里有很多未知的元素。在我看来,这是目前科学界的最高优先事项。因为如果没有疫苗,就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与这种病毒一起生活数年。

问:即使疫苗可以预防感染,您也提到了许多人痊愈后会患上慢性疾病。长期应对措施应如何组织起来?

答:我们都在致力于应对严重的危机,尽管我们现在有一点时间为第二波疫情暴发做准备,但仍需长期看待这一病毒。新冠大流行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不仅是它本身,还有随之而来的防疫措施对人们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些措施可能确实会加剧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流行病常常会凸显社会的分界线,加剧不平等现象。这已经远远超出了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范畴,但这是我们现在必须纳入考虑的问题。(编译/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