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4月21日发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马特·希恩的文章《中国的创新之路——华盛顿在技术投资方面能向北京学些什么》。作者认为,过去四年来,华盛顿一直把重点放在切断中国与美国技术生态系统的联系上。但其中许多努力都是战略失误,削弱了美国的创新,助长了中国的崛起。全文摘编如下:

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许多美国人曾嘲笑中国是一个缺乏创造性的抄袭者的国度。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这种说法发生了转变,对美国技术优势的一切自满都已烟消云散。解释中国貌似无力创新的商业专栏已经让位于警告中国将在人工智能和5G等战略技术领域超过美国的评论文章。长期以来一直满足于将技术交给硅谷的华盛顿决策者,现在正急于设法提升美国的技术能力和抗衡中国的进步。但是,制定有效的技术政策需要清楚地了解两国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以及这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中国技术腾飞的根源较为复杂,而制定有效的美国政策对策需要对新兴技术的扎实掌握和一定程度的投射性同理心。

技术崛起三个重要步骤

中国的任何一项创新都是勤奋的技术专家创造性思维的产物。要在宏观层面上解释中国的技术崛起,就需要了解中国政府为鼓励发展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一所采取的步骤。

在中国,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重要步骤。

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发生在2000年到2010年,即让中国建立一个庞大的、半保护的市场。培育一个新生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市场足够有利可图,从而刺激激烈的竞争,但它也需要某种程度的保护,这样硅谷的老牌巨头才不会在当地初创企业起步之前就进入市场并碾压它们。

至关重要的是,中国市场并未与新思想完全隔离开来。

这样的关系对于这一过程中的第二步——也是最具争议的一步——是不可或缺的。几十年来,中国一直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一流企业、大学和实验室保持着科学和商业联系。批评者往往将这些联系视为窃取知识产权的载体,但这些跨太平洋联系的最大影响不是来自窃取,而是来自学习。接触世界级的创新过程给了中国启动其新生技术生态系统所需的知识养料——理念、最佳实践和运行模式。

市场条件和国际关系一到位,中国就迈出了第三步,释放了一波资源:投资资本、有形基础设施、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和官僚能量。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种投资似乎是浪费,甚至适得其反,因为它违背了永远不应该由政府选择赢家的神圣信条。然而,在中国的土地上,它被证明是加速技术扩散和商业化的有效方法。

例如,中国政府2017年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但它最大的影响是中国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的一波实验和活动。市长们在他们的城市新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人工智能创业加速器。农业官员创建了智能施肥无人机的试点项目。公立医院与高等院校合作创建了医学人工智能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