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回声报》网站1月10日刊发题为《经济制裁:小心回旋镖效应》的文章,作者为安妮·德里夫。全文摘编如下:

普京而言,这是西方过时的又一个迹象:美国和欧洲因为乌克兰战争而集中制裁俄罗斯的做法,无视自由主义的基本规则。制裁措施估测已超过1.3万项,是针对伊朗的三倍。

过去供给欧洲人的俄罗斯原油现在直接出口到了亚洲。俄罗斯原油对印度的出口创下纪录。俄罗斯大大提升了人民币在其主权财富基金中的份额,通过将金融渠道转向东方来摆脱美元。

在地缘政治牌局重新洗牌之际,制裁的回旋镖效应在精确地直击施加制裁者。数百家西方企业开始从俄罗斯退出,代价高昂。英国石油公司为此支出超过250亿美元。道达尔公司宣布支出超过140亿美元。

此外,还要加上能源成本的飞涨。这种对社会影响的焦虑又被极端主义政党利用。

远未能停止战争的制裁措施可能还会加速战争。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不要忘记人类历史上的经济战通常会演变为真正的战争。”

康奈尔大学的尼古拉斯·马尔德认为,针对制裁的批评是有经济史史实作为支撑的。制裁自古以来就适得其反,导致成千上万人因饥饿而死亡。他认为,制裁加剧了冲突。

作为“低成本政治力量”的工具,制裁措施允许国家在不危及其同胞和军队的情况下投射力量。在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就过度使用制裁措施。随着冷战结束导致对外政策的去军事化,西方其他国家在这一点上也在效仿美国。

经济学人智库全球预测主管阿加特·德马雷同样指出了制裁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制裁的政权可能用制裁来加强自身,而不再寻求取消制裁。制裁的施加者则可能使自身的安全局势恶化。

南丹麦大学战争研究中心教授奥利维耶·施米特强调,将制裁视为战争武器是一种错误认识。“目的是削弱对方。它是一种消耗而非胁迫的工具,就像在一场冲突中旨在削弱对手实力的颠覆或破坏行动一样。”

还有专家指出,西方的假设是基于制裁会带来经济损失,而经济损失会令俄罗斯停止攻势。然而,经济逻辑不会影响克里姆林宫的政治和军事决策。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承担了武器交付费用80%份额的美国有朝一日会让欧洲人承担责任,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区承担起责任。施米特认为,将会出现对“跨大西洋合约”的重新定义。

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