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现代外交》网站2月15日刊发题为《中等强国在乌克兰冲突爆发后的世界秩序中蓬勃发展》的文章,作者是英国伦敦玛丽王后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全文摘编如下:

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证实了许多国际关系专家多年来一直预告的一个全球性转变: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多极世界。由于重大的地缘政治转折点——从华盛顿在伊拉克的失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一些长期的转变(最明显的是中国的崛起),现在很明显,冷战后美国领导力不受约束的“单极”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尽管西方世界在支持基辅方面表现出的团结令人印象深刻,但白宫未能说服世界其他国家对西方的立场给予物质上的支持这一事实让这种现实情况一览无余。

这就创造了一些明显的战略机遇。一些国家,尤其是世界上那些所谓的“中等强国”,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一新的地缘战略背景来提升自己的地位。中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个“中等强国”(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路领先。

俄乌冲突爆发前,土耳其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关系处于低谷,虽然土耳其仍留在北约。反过来,美国对安卡拉与莫斯科日益密切的关系感到警惕,如土耳其购买俄罗斯制造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这导致华盛顿将土耳其从F-35战机项目中移除。

然而,在乌克兰冲突爆发之后,埃尔多安成功利用了土耳其在黑海的战略地位以及它与莫斯科和基辅的密切关系。欧洲在安全方面新的担忧,意味着土耳其可以利用其对瑞典加入北约申请的潜在否决权来迫使美国和欧盟作出让步。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可能仍然很冷淡,但西方在乌克兰的优先考虑事项令安卡拉的重要性大增,使其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沙特阿拉伯也是如此。在乌克兰冲突爆发之前,美国总统乔·拜登试图回避沙特事实上的统治者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然而,乌克兰冲突和西方制裁俄罗斯导致全球石油价格飙升,这推动了白宫态度的大转变。拜登2022年7月访问了沙特,请求增加石油产量,然而,利雅得拒绝增产石油。西方对更便宜的石油如此迫不及待,以至于沙特王储能够在不作出任何让步的情况下恢复同一些国家的外交关系。

尽管西方领导人可能还过时地把沙特当作附庸国来看待,但事实上,近几十年来,沙特一直在进行多元外交。它与其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保持着密切关系。早在乌克兰冲突爆发之前,利雅得就在应对一个多极的现实:继续与华盛顿保持密切关系,但又不像过去那样依赖与美国的关系。乌克兰冲突让惊诧的西方看到了这一现实情况,迫使华盛顿及其盟友作出谦卑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