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12日讯 (记者 王冉)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加剧了国际局势之“变”。在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中欧关系将何去何从?在美国不断挑起争端、蓄意打压中国的背景下,欧洲以及德国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国前驻德大使、新一届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日前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表示,针对目前的国际格局,应重视欧洲以及德国在我国对外战略和政策中的价值和地位,保持双边关系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影响中欧关系走向的重要窗口期

史明德介绍,近年来,中德关系始终走在中欧关系前列,起着引领和稳定锚的作用。德国是与中国往来最密切,对话机制级别最高,合作最广泛、最深入也最务实的欧洲国家之一。德国总理默克尔执政15年,访华12次。在史明德担任中国驻德大使六年半的时间里,习近平主席两次访问德国,李克强总理四次访问德国,默克尔总理六次来华访问。德国是我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投资国和技术来源国。2019年,中德贸易额占中欧贸易总额三分之一,相当于我国与法国、英国和意大利贸易额的总和。中德两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两国友城数量已达99对,双方人员往来从两国建交之初的每年几百人,发展到如今每年200万人次。建交之初,仅有3名德国在华留学生,10名中国在德留学生。目前在德中国留学生超过5万名,德国在华留学生也近万人。两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500多对合作关系。面对全球疫情的冲击,中德携手抗疫,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多次与默克尔总理通电话和视频,两国相互提供医疗资源,及时交流治疗经验,迅速控制了本国疫情,复工复产,恢复人员往来并建立快捷通道。

7月1日,德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开启为期半年的任期。史明德指出,这是一个既特殊又关键的时期。目前欧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疫情之后欧洲的去路,二是欧洲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中所扮演的角色。默克尔提出德国要实现欧盟的三大任务:共同抗疫、推进一体化进程和统一对华立场和政策。中欧关系何去何从,德国的态度和立场举足轻重。

史明德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双方正在大力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该谈判历时七年,有望在今年年内最终达成。此外,中欧也在积极推进双方在气候变化领域、中欧非三方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合作。“我希望,欧盟和德国能与中国共同努力,向世界发出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史明德说。

中美关系中的欧盟:尽管左右为难 但会尽量左右逢源

史明德认为,当前的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欧美关系和中欧关系已经或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和变化。其中,中美关系正面临两国建交以来最严峻的局面。“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全面遏制中国的崛起已成为美国两党的共识。”史明德说。与此同时,美国全力拼凑所谓的“民主国家联盟”,推动国际社会和中国的对立,对欧洲软硬兼施,逼迫欧洲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将欧洲置于两难境地。我认为,尽管欧洲左右为难,也会尽量做到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