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辅逃到葡萄牙的奥尔加对这里的美甲师心有余悸,称这儿的美甲店都不对修剪指甲的工具进行消毒,甚至还在使用乌克兰早就淘汰了的仪器。

住在奥地利的敖德萨女孩埃琳娜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直言在当地找美发师“有风险”,还称就连欧洲人自己也会特地找乌克兰师傅做发型,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的水平比本土师傅要高得多。

达利亚认为西方对时尚的审美与他们不同,而且美容服务在德国并不受广泛追捧,只有富裕的欧洲女性才享受得起,这一行业在此无法形成激烈竞争,自然也就价格又贵活儿干得还糙,“在德国,光是修个指甲都要50欧元(约合人民币354.32元)了。”

另一个让乌克兰难民头疼不已的是医疗问题,他们吐槽称无论得了什么病,医生都只会开扑热息痛(解热镇痛药)的处方,“只要人还没死,你可能得等上几个星期甚至是一个月才能见到医生。”

患有慢性疾病需要持续服药的难民尤为痛苦,因为在一些欧洲国家,他们必须先接受全面检查,得到诊断处方后才能开药。为了能获得医师处方,有些人还不得不使用非法手段。

据联合国难民署最新公布的数据,目前已有超过600万乌克兰人逃离本国。那些临时安置下来的乌克兰人,面临着他乡生活带来的种种不适。不光是语言、教育、居住、医疗等问题,还有人贩子和皮条客也想趁虚而入。

不少生存艰难、对未来充满迷惘的乌克兰难民开始陆续返回祖国。俄乌冲突刚爆发时,离开人数是返回人数的10倍。而现在,从利沃夫州跨越边境的人中有一半都是打道回府的。

乌克兰难民嫌弃德国:美甲医疗都不行,还没自由

德国柏林中央车站的乌克兰难民

与此同时,也在经历心态巨变的,还有那些接收了难民的欧洲国家民众。

俄乌冲突刚开始发生的几周内,欧洲多国沉浸在声援乌克兰人的情绪中。多国民众参与帮助乌克兰人的志愿活动、为乌克兰人提供住所、鼓励乌克兰人融入当地社会……但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进行,源源不断的乌克兰人进入欧洲各国,各国民众对乌克兰人的热情正在逐渐减弱。

法国《费加罗报》就提到,很多法国人一开始以为最多收容两三周而已,他们并未做好跟异国人在同一屋檐下长期共处的准备。更何况这些人语言不通,却俨然以真正的主人而非客人的身份自居。

非但如此,令很多法国人感到不满的是,政府对本国那些辛苦工作一辈子的老人的养老帮扶照顾,还不及对乌克兰难民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