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俄乌冲突以来,日本的高调和躁动表现异常抢眼,且矛头所指大部分意在中国。尤其是在拜登访日及“四方安全对话”峰会以来这段时间,日本的制华战略在外交、经贸、军事三大领域更是阶段性地集中释放。这种态势无疑使两国关系对抗面增加,改善余地被挤压,并使2017年以来的改善势头有被深度打断的可能。日本的对华政策乃至国家战略走向,来到了重要的十字路口。

日本对外战略的躁动与失衡

日本近期急推对华经济安全政策,包括通过“经济安保法”、赋能“印太”地缘经济竞争等系列动向,直至积极参与“印太经济框架”(IPEF)。这是中日关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一大变化。这意味着日本宁愿自身遭损也要迟滞中国发展,从重视绝对收益、包容中国发展的“接触战略”,切换到计较相对收益及双方实力对比变化的“恶性制衡”路线。中日经济关系之变,从长远看,如果处理不当,对两国关系的危害性或不亚于军事对抗。不过,由于各种矛盾因素的存在,IPEF中短期内大概率是烂尾工程或滞销产品。

而且,日本在对华经济安全上如何操作,仍取决于其对外大战略,尤其处理中美日三角关系的立场和做法。东北亚地缘情势正发生深刻变化,大国博弈加剧,在历史重要关头的理性认知和决策正确与否将关系到各方国运。各国都在慎重全面权衡国家利益,既谋求掌握战略主动,又要尽可能避免盲动冒进。就此而言,日本的战略姿态之变确实令人担忧,很明显的变化有二。

一是日本从过去单纯的“美主日从”转变为羁绊、引导、撺掇美国共同对付中国。从台海到“印太”,日本不断拱火、挑事以拴留美国,其中不乏通过“用美”以达自身目标的投机与躁动。二是日本进一步强化作为西方一员的政治站位,整体战略指向西倾并与美国及其主要盟友伙伴走得更近,中美日三角更加失衡。也因此,中日围绕主要地区以及支点国家的外交博弈,随着中美竞争加剧而持续增强。

这主要源于面对中国崛起,日本认为美国及日美同盟是其终极安全的强大保障。鉴于“特朗普冲击”的教训,日本积极影响并主动促推美方政策调整,以使日美同盟成为对华制衡的硬核基础设施。日本对“双后”(后新冠疫情、后俄乌冲突)时代的国际格局及秩序前景高度关注并异常敏感,认为美国收缩、同盟失效将是灾难性的战略局面。除了拥护美国霸权体系及秩序,日本政治精英演示的只是一幅战略想象能力“贫乏物语”。

为避免这种局面,日本要让美国留在东亚并持续介入地区事务,使之不愿也不能脱身,保持“延伸威慑”。这是日本大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中国崛起的最大战略要义。令人关注的是,日本图谋利用台湾作为战略棋子,诱压美国及日美同盟介入台海,以拖住并确保美国对整个离岸岛链的看管和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