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花费当然是值得的,但也反映出,在拜登宣布B3W计划大约一年后,他政府对全球基础设施翻新工作的承诺加起来只有微不足道的600万美元。即使国会再拨款5000万美元,这也与拜登在最初声明中承诺的数十亿美元相去甚远。

“全球20大建筑承包商中,中国有14家,美国一家都没有”

《外交事务》语带嘲讽地指出,B3W这种糟糕的表现算不上重大损失,因为美国想要借它与中国竞争发展中世界,本就错了。

众所周知,美国在投资和维护自己的实体基础设施方面很糟糕,所以它想去海外建设基础设施的项目一开始就说不通。

使美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不仅仅是项目规模。

一方面,中国更擅长建造,这不仅是在国内,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如此。在世界银行等主要基础设施贷款机构的采购竞争中,中国企业处于主导地位。2020年,他们在国外赢得了价值23亿美元的世界银行出资建设基础设施合同,相比之下,美国拿到的合同价值2700万美元。在20家全球最大建筑承包商中,中国有14家,欧洲有6家,美国一家都没有。

另一方面,在拜登政府推出B3W时,官员们小心翼翼地避免将其描述为“与中国展开正面较量”。毫无疑问,他们担心这一全球倡议被仅仅视为防御性行动。而且,一名官员在去年宣布B3W时声称,“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提供一种反映我们的价值观、标准和经营方式的积极替代方案。”

在美国长期炒作“中方提供政府补贴,获得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外交事务》宣称,B3W最严重的缺陷在于,它似乎正是基于美国政府一直在“谴责”中国的模式。美国国际开发署花费其大部分资源,从美国公司购买商品和服务。“两党创新法案”也是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行业补贴,以提高美国半导体产量。

而且,美国的盟友英国也在效仿,或许其他G7成员国也会紧随其后。欧盟已经在想办法,向计划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欧洲企业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补贴。

“这是一个毁灭性的错误”

“美国不应试图在中国的游戏里打败中国。”在指出中美的基建差距后,《外交事务》试图给拜登政府支招。

它称,应该扮演领导角色,为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带来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显然不是白宫,而是距离白宫仅三个街区的世界银行。这些活动最好留给由美国发挥主导作用的多边经济机构,包括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拜登政府不应追求与发展中国家达成一项又一项的双边基础设施协议,而应专注于通过这些多边机构提供更多援助资金。

文章认为,在人力资本方面,美国可以、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再次向学生和学者敞开大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受到全世界羡慕,它培养了几乎每个国家的商业和政治领袖。如果政府真的想与中国展开双边全球发展竞争,美国应该发挥自己高等教育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它应该培养下一代全球领袖,而不是追赶中国建筑公司;不是靠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而是安娜堡的大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