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理解的美方为什么这么主动的原因。

观察者网:您提到“护栏”和关税,这所谓的“护栏”是否可以简单地理解成不打热战?

金灿荣:“护栏”的内涵里可能还分等级,我估计最低等级就是不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在这之上可能是尽量不发生其他冲突,比如不出现新一轮的贸易战或公开的外交对抗。

观察者网:但是他们最近又在炒作新疆话题……

金灿荣:除了在新疆问题上对我们有新的指责,他们今年在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也很多,比如最近一个名叫斯科特(Rick Scott)的美国联邦参议员就率团访台了;近日,也有5家中企因所谓的“支持俄军事和国防工业基地建设”而被美国政府列入制裁清单。

坦率地讲,现在在美国内部,反华已成了政治正确。所以他们在战略上对我们怀有敌意,要根据需要整我们,但又怕为此付出代价,因此给我们提要求,让我们不许反抗。换言之,他们设想的“护栏”的核心标准是以美国利益为中心,具体内涵就是“我干的事儿,你不能反抗”。

金灿荣:美国强调的“护栏”,本质仍是“我干的事儿,你不能反抗”

观察者网:说完“护栏”,再来看看关税问题。近日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的预期在不断升温,大家原本期待这次会晤会有相关结果,现在还得再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国内有不少反对的声音,比如有新闻报道,截至7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收到来自300多家企业的意见,要求维持这些关税措施。

您能否总结下,拜登政府在取消关税上面临哪些阻力?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价值300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现在有传闻说拜登可能只针对100亿美元的商品削减关税,对此您怎么看?

金灿荣:那些工会肯定是反对减税的,这一社会基础还是很强大的;然后是和中国在产业上有竞争的商家。比如我们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有优势,美国乃至加拿大、欧洲的新能源公司肯定是天天反对减税的,因为搞不赢中国,而美国的市场又大,所以就不断找人游说美国政府,希望尽可能地阻止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此外,还有一些不断围绕人权、宗教等话题做文章的社会活动集团。

政党政治层面,共和党方面的很多人出于政党政治考虑,也会阻挠拜登——只要是你拜登想做的,都是错的。即使在拜登政府内部,也有反对减税的声音。希望稳定中美关系、减少关税的代表是耶伦,而你看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贸易代表戴琪,他们现在的态度还是很强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