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这一变化也说明,我国仍在坚持建设多样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并没有因为价格等因素而“独宠一国”。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8月,我国共进口原油4035.4万吨,其中从沙特和俄罗斯进口了1681.7万吨,占到了总进口量的41.6%。但我国仍有近六成的进口原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

比如在2021年,我国的十大石油来源国中,除了俄罗斯和以沙特为代表的一批中东国家,亚洲的马来西亚、非洲的安哥拉、美洲的巴西、欧洲的挪威都榜上有名,更是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出了我国能源来源的多样化。

我国这种布局全球,力图从不同方向上获得能源的做法,其实与我国能源产业的实情不无关系,虽然我国石油储量不少于卡塔尔、挪威等产油国,也拥有足够的石油开采技术,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自身开采的原油数量,早已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大量进口原油,补充国内市场,成为了我国当前最佳的选择。

但我们早已看出,在纷乱复杂的国际局势之中,作为能源进口国的一方,时刻都有着被人“卡脖子”的危险。因此,我国一直在开阔能源进口通道,提前布局,避免在危机出现时措手不及,确保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

而俄乌战争后,欧洲在能源领域面临的困境,便是由于其在能源供应上还不够多元化。这其实也很好的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中方在能源领域的布局,远比目前面临着能源危机的西方,想的更加长远。

此外,在我国的能源进口体系中,各供应国所占的比重也是时常发生变化的。在俄乌战争开打,欧洲陷入能源危机后,原本是我国原油第十大进口来源地的挪威,开始转变策略,将更多的石油销往欧洲,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国,挪威的市场份额很快就被南美的石油出口国哥伦比亚所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