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之所以在大胜之下撤出藏南,是基于藏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当时的国情,迫不得已作出的选择。

藏南位于青藏高原最南部的边缘地区,北面横亘着巍峨高耸,气候恶劣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当时我国仅仅于1957年10月建成通车了新疆叶城至西藏阿里地区的新藏公路,且因气侯恶劣,每年的通车时间有限。至于藏南本身,大部分地区都是山高谷深的原始森林,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更不可能通汽车,运送粮食弹药几乎完全靠人扛马驮。即便有公路能通车的地方,也经常发生泥石流滑坡等事故造成交通中断。

这就导致运费非常高昂,例如从新疆靠骆驼、骡马、牦牛和驮羊运进阿里的物资成本,平均高出25倍以上,最高可达80多倍。而比这更大困难是高原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有一年,大雪封山10个多月,骆驼大队拼尽全力,挖雪扒路,损失了几千峰骆驼才将一批粮食运进了阿里。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在藏南驻军,必然带来沉重的负担,很可能整个大西南乃至全国的财政都需要向这里倾斜。在当时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驻军藏南是根本不现实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军像1962年那样,以雷霆之势收复藏南,以如今的国力,能否长期做到长期驻守呢?

我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与1962年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西藏自治区的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2万公里,更建成了西宁至拉萨的青藏铁路。藏南一线的公路也相继建成通车,2013年,北起波密县扎木镇,南抵墨脱,全长117.278公里的扎墨公路终于通车。另外,全长67.22公里,起于米林县派镇,采用特长隧道穿越多雄拉雪山,沿多雄河经汗密、老虎嘴,到达墨脱县背崩乡的派墨公路也已通车。另外,察隅公路前期的线路勘探工作也已基本结束,即将进入工程建设阶段,一旦建成通车,我国进出墨脱的公路将达到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