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韩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先中国,但不能高兴得太早!”1月4日,韩国媒体《每日经济》发表文章称,众所周知,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已经超越了中国内需市场,正在出口。比亚迪在全球销量上已经达到了与特斯拉相媲美的水平,在中国内需市场,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兴强者前后夹击特斯拉。从2021年开始,在中国生产的欧洲品牌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将迅速增加。不仅如此,吉利和沃尔沃的合资企业“极星”已经在韩国销售电动汽车,比亚迪也决定进军韩国。中国本地品牌的电动汽车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不言而喻。政府的电动汽车鼓励政策、低价格和爱国消费等等,都增加了对本国电动车的需求。在技术方面,性价比卓越的电动汽车用电池是首屈一指的。全球第一大电池厂商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已经搭载在特斯拉上,现在也进入了现代生产的电动汽车。那么,在除电池以外的电动汽车制造技术方面,中国企业的水平如何,韩国企业在哪些领域具有相对优势?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对韩国和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比较电动汽车专利的优劣,二是通过对专利内容的分析,找出相互竞争的技术领域。分析数据使用了美国专利局的统计数据,时间段为2015年以后的6年,只分析仍然具有法律效力的专利。这样限定分析范围的优点是,排除了所谓的垃圾专利、低质量的专利和过时技术的专利。首先,在该时间段,韩国的电动汽车专利数为304个,中国仅有108个,约为韩国的三分之一。但是,就质量的卓越性而言,两国在技术上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韩国特许厅下属的韩国发明振兴协会提供分析数据,以专利文件的内容为基础,将每个专利的质量水平划分为九个阶段。据调查,优秀专利(A等级以上)的比率韩国为17%,中国为14%,而对于无足轻重的低级专利(CCC以下等级),韩国为33%,中国为27%。这样的结果与拥有电动汽车专利排名前两位的日本和美国的专利评价相比差距明显了。日本和美国的优秀专利比例分别为19%和27%,高于韩国,低级专利比例分别为19%和18%,低于韩国。日本和美国在美国专利局注册的电动汽车专利占比约50%和27%,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人能及。虽然以专利形式出现的技术并不会直接影响今年或明年的汽车生产水平,但与未来生产汽车的自主技术息息相关。最重要的是,利用自己的技术可以提高盈利能力。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新兴电动汽车企业被评价为,销量虽大,但收益性却非常低,甚至越卖越亏。虽然中国市场以价格竞争为中心,但也存在为了生产合格产品,要么从外部购买技术,要么购买发达国家技术的零部件的现实原因。韩国电动汽车产业在专利数量和质量方面远远落后于日本和美国,因此不能仅仅因为领先中国而感到欣慰。其次,韩国和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更具竞争性而非互补性。以两国电动汽车专利摘要为对象,对专利进行了技术分类。韩国的专利数量是中国的三倍左右,因此韩国拥有更多技术领域的专利,但中国的专利技术全部与韩国重叠。另一方面,日本和美国拥有而韩国(当然还有中国)没有专利的技术领域是辅助驾驶、数据系统、设备控制软件等。因此,韩国电动汽车未来要提升技术实力,与日本或美国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所获得的收益似乎要大于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虽然这是一个人人都能造出电动汽车的世界,但只有少数公司能够生产具有先进技术的盈利电动汽车。电动车技术是快速发展的趋势,从现在开始是有技术者胜的游戏。韩国的技术虽然领先中国,但也不能高兴得太早。韩国电动汽车要想在除美国和中国以外的汽车市场与中国电动汽车竞争,需要日本和美国企业的合作。如果犹豫不决,这个机会就会被中国企业占有。2023年1月,机遇之窗依然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