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16日文章,原题:印度能否成为中国的对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周对华盛顿的访问提醒美国人:日本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盟国。但上周末参加阿南塔中心举办的印度-美国论坛的经历提醒我,印太地区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度。

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印度和中国的经济来了解亚洲的历史。根据世界银行以环比物量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1980年,印度GDP为中国的64%。到2001年,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印度经济规模仅为中国的28%。尽管在21世纪经历快速增长,但到2021年,印度经济发展进一步落后于中国,仅为中国经济规模的17%。尽管印度在人口方面追赶上了中国,建立了世界级的网络产业,但依然没能崛起成为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所占重要经济地位相匹敌的制造业强国。

如果印度经济在过去40年追赶上中国的脚步,现在的GDP应已达到10万亿美元,而非目前的2.73万亿美元。在如此庞大经济体所能支撑的军事开支以及由此给印度商业和外交人士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下,印太地区就不会存在“中国威胁”了。如果印中之间差距开始缩小,亚洲力量平衡也将发生转变,中国便需重新思考其地区和世界政治政策。

美国在亚洲的问题不是中国太富裕,而是印度太贫穷。在中短期内,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的不平衡要求美国同盟友合作,以确保中国的野心和力量受到约束。然而,即使聚焦于当下的明确危险,我们也必须着眼全局。美印在许多问题上都有分歧,而且未来也会继续存在分歧,但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印度的成功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印度当前所取得的重大经济成就是发展了世界级的信息经济。班加罗尔和海德拉巴成为重要的信息技术中心,印度科技行业发展也助推印度中产阶级的崛起。但只依靠互联网还不足以实现印度所需的变革性增长。如果印度想根除国内贫困,并让自己在国际上的分量与中国相匹敌,就须成为制造业大国。世界银行预计,2021年,印度全国拥有超过3.6亿14岁以下青少年人口,比中国多1.12亿。信息技术行业只能为一小部分人提供工作岗位。对于数亿不会说英语、数学能力有限的印度工人而言,进工厂工作才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可行之路。

为世界市场进行制造并非印度长项。孱弱的基础设施、昂贵又不可靠的电力供给、复杂的劳动和土地法以及令人沮丧的官僚体系使得印度未能加入此前亚洲工业化的浪潮。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越南,当然还有中国大陆,在工业化竞赛中的表现都好于印度。

然而,现如今国际因素叠加国内因素正为印度提供了追赶的机遇。从国际来说,制造商正在设法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从国内来说,莫迪领导的民粹主义政府希望能实现比网络经济所能提供的更广阔的繁荣之路。多年来对公路、铁路和港口的投资,再加上监管改革,已经减少了长期以来困扰外来投资者的障碍。(作者沃尔特·拉塞尔·米德,王晓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