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国产品席卷市场,韩国电动客车没有立足之地!2月1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去年年底,全州市通过向购买中国制造的电动公交车的交通公司提供补贴而引发争议。也就是说,引进外国产公交车是否需要支付国民缴纳的税金。全州市去年以公交企业为对象听取了车辆购买意见,结果显示,全州2家运输企业分别表示要购买10辆大型高速客车,全州市决定将公费和地方费加在一起,每辆支付1.4亿韩元(约77万元人民币),共支付28亿韩元的补助金。因为如果车辆属于政府补助金支援对象,无论生产国家如何,都将进行补贴。随着中国产电动客车的大举引进,正在迅速蚕食韩国客车市场。据韩国国土交通部新车登记统计,截至2022年11月末,9米、11米级电动公交车登记数量为1424辆,比上年同期增加21.5%。这些车辆的销售方式使得包括首尔市政府在内的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组织了自己的预算以及中央政府的补贴,以支持想要购买电动汽车的运输公司。其中,从中国引进的电动客车为565辆,占总数的39.6%。这比去年同期(32%)增加了7.6个百分点。韩国产电动客车中,现代汽车登记522辆,爱迪生汽车登记199辆,宇进工业系统登记99辆,中国海格客车登记192辆,比亚迪登记71辆,泛韩汽车登记39辆,BLK登记23辆,JJ汽车登记11辆,CRIC登记54辆。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直接进口的韩国最大客车公司KD运输集团,也进口了93辆中国制造的CHTC客车并投入运营。中国产电动客车占有率2017年为25.3%(25辆),2021年为32.6%(358辆),2022年为39.6%(565辆),逐年急剧上升。相反,宇进工业系统去年销量同比下降近一半,爱迪生汽车因收购双龙汽车失败,工厂几乎停产,韩国汽车企业陷入危机。一位长期在客车行业工作的相关人士警告说:“如果目前的补贴支付方式持续下去,不久的将来中国产电动客车将完全掌握韩国客车市场。”中国产电动大巴以远低于韩国产车的价格引进,而且随着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或支持办公室搬迁费用等附加条件,销量正在增加。据悉,虽然近期由于汇率上涨,引入价格有所提高,但中国产电动大巴的平均进口成本不超过2.5亿韩元(137.9万元人民币)。即使引进客车的总经销企业每辆能获得5000万韩元(约27.6万元人民币)的利润,也能比韩国产车便宜5000万韩元以上,因此在供应条件上比韩国产客车有很大的优势。大型运输企业如果自行引进便宜的中国产车辆,也可以像包销企业一样获得可观的收益,因此正在通过子公司直接进口。由于韩国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的电动公交车及充电站建设相关补助金一视同仁,以低廉的价格引进的中国产公交车正在蚕食韩国市场。因此,韩国业界一直要求政府制定针对中国产电动公交车的这种不公平惯例的对策,但以通商问题等为由,一直被置之不理。韩国政府今年将对电动公交车实施差别化补贴政策。也就是说,将根据电池能量密度等进行差别支付。引进中国产客车的企业强烈反对说:“有失公平。”业界有人指出,不仅是补助金歧视,对公交车供货相关的幕后交易等不公正行为也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