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一,为何还要从俄罗斯进口电力?
现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完全离不开电的,没有了电,我们的通讯设备无法和外界相连,洗不了衣服,吹不了空调......很多工作都无法完成,世界会陷入到黑暗当中,社会无法发展进步,不能想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拥有十四亿的人口,如果这么多人同时用电电力系统根本负荷不了。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们国家一年消耗了7.42亿千瓦时的电量,更不用说以后的发展会用掉多少电了。
为了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保证产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国家寻找了很多发电的方法,比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以及核能发电,不论是哪种发电方式,都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力量。
据统计,我们国家在2020年发出了7.78亿千瓦时的电,这惊人的发电量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可是近几年,总会有这样的新闻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因无法拿到满意的收益,俄罗斯停止对中国的供电。我们的心里不禁产生疑问,我们国家的发电量都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从俄罗斯进口电力呢?是不是电要被用完了?
事实上,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电力从历史上就有迹可循。中俄在电力发展方面的合作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1992年—2004年这个萌芽期时,中俄两国的国情是不一样的。我国刚刚实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人民的生产劲头提升,各个企业将提升产能作为首要目标,各省市的经济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就产生了对电的庞大需求。
而苏联刚刚解体,新成立的俄罗斯并没有太大的用电需求,电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出口出去赚点钱,基于此,一个想卖,一个想买,我国和俄罗斯在电力领域开展了初步合作。
2005年—2014年是中俄电力合作的发展期,双方不仅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还就怎么送电、送电规模、定价原则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了一致。
2006年,双方签了第一阶段的购售电项目。中间几年因为一些因素,双方的购电业务停滞了几年。2008达成了恢复供电的共识。
2015年至今是中俄电力发展深度合作期,中俄双方的国家电网公司在电网改造、业务开展上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当然了,我们从俄罗斯进口电力也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国家的电力资源在分布上呈现出了地域分布不均的现象,有时候不同季节之间供电量也有所差别。我国东部人口密集,用电需求远远大于人口较为稀疏的西部地区,所以“西电东送”工程将西部丰富的煤炭、水能资源都转化为电能送到东部地区。
但是这部分电力传输到东北时就没剩多少了,而东北地区用电量又很大,这部分缺口如果不弥补的话就不利于东北的振兴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