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开明专制是俄国封建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风潮,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在成为沙皇后,成为了沙俄开明专制的推动者。沙俄虽然属于欧洲国家,其最重要的发展地区,也都在欧洲地区,但它与欧洲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沙俄并不能真正与欧洲一样,构成完善的封建体系,这也使得沙俄最终与欧洲走向了并不相同的道路。在沙俄开明专制的过程中,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是在几个关键点上,她其实还是维持了沙俄原本的结构。
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无疑是给沙俄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所以在叶卡捷琳娜大帝执政时期,沙俄不仅打败了土耳其,获得了第五次俄土战争的胜利,而且沙俄的经济与影响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什么要进行开明专制呢?俄国开明专制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呢?
法国的腓力四世杀掉教皇和欧洲的大航海,形成了新的思潮
在欧洲的发展过程中,法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法国的特殊在于,法国是欧洲很少见的能够比较彻底地进行封建体系的国家。欧洲的很多国家或者地区,国王与贵族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贵族的势力往往对国王形成了很大的限制。
但是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王的权力都能很好地压制住贵族,使得法国国王,拥有比较完整的王权。法国能跟其他欧洲国家不同,能够建立起比较彻底的封建体系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法国的社会资源比较充足,拥有建立王权的基础。其二,法国的环境比较稳固,英伦三岛和德意志地区很长时间都没能形成稳定的势力,能够跟法国抗衡。所以法国的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王权也就能在内部形成稳定的统治。
在法国王权稳固的基础上,法国国王对于宗教的依赖就会降低。对于其他国王地位不稳定的国家来说,宗教是他们身份的保障,但是对于法国来说,国王可以通过自己的势力压制住贵族,所以宗教就成为了他们王权的辅助作用。
而宗教在一个国家中存在,需要占据大量的社会资源,所以当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发现法国的社会资源有很大一部分被宗教占有之后,就决定向宗教“开刀”,意图把宗教所拥有的一部分资源,再重新回归社会。
这样的行为,自然会引起教皇的不满,所以法国与教皇便出现了矛盾。腓力四世利用这次矛盾,连续杀害了两任教皇,最终矛盾平息,但是后果却很严重。教皇被杀,使得欧洲的宗教地位一落千丈。
很多国家出现了新的思想,尤其是教皇所在的意大利地区,开始出现近代思想的启蒙。在两个世纪之后,欧洲大航海,带来了地理大发现,欧洲人眼界变得开阔,导致了新思想的快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