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加大对华威慑已经成为美国两党和府院共识,并且正在付诸实施,但“整合威慑”的内涵如何,具体怎么做,美国战略界依然存在分歧,仍在争辩之中。

中评社报道,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2日举行的“防卫TW整合威慑”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不同看法。

争辩之一,“整合威慑”应当包含哪些元素?美国专家一般认为,“整合威慑”不仅要将美国的多域军力、各个军种、全面能力整合起来,还要将政治、外交、军事、社会各种工具统筹使用,更要将美国与盟友伙伴的能力整合,各司其职,但究竟何为优先,如何整合更有效,专家意见不一。

新美国安全中心高级研究员佩蒂约翰(Stacie Pettyjohn)认为,由五角大楼提出“整合威慑”更具说服力,由国安会提出“整合威慑”的适用性有限。她对于制裁措施的有效性表示怀疑,认为以经济制裁阻止进攻威力不大,要长久才会产生效果。她主张更加先发制人的“拒止式威慑”,称这是威慑的“黄金标准”。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赛森(Melanie Sisson)指出,“整合威慑”不是新概念,“整合”一词纯属多余。威慑作为一种胁迫战略,本来就是需要各种手段整合,而现在似乎只专注于军力扩张,威慑成了美国军力的缩写。她说,只有军事优势不是有效的威慑战略,不足以防止战争发生。

赛森表示,美国的“一中政策”实际上是“双重威慑”,过去四十年的实践是成功的,现在仍应当是美国的战略。她承认,解放军现代化改变了区域军力平衡,美国不再有信心在台海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她强调,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应当放弃“双重威慑”,也不意味着美国应当寻求重建之前在台海的军力优势。她说:“以摆出军事姿态来劝说解放军在任何台海紧急状态中不会取胜,近期内是不可行的。”

争辩之二,“战略清晰”更有利于威慑?对台防卫战略模糊性与清晰性之争,近两年来在美国持续不断。拜登几次宣示美国防卫TW,白宫几次澄清政策未变,令这种清晰与模糊之争更加激烈。

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克罗尼(Matthew Kroenig)认为,美国现在应当明确表示会防卫TW,但那并不意味着撕毁作为美中关系基础的“一中政策”。他称,“一中政策”是更广泛的政策框架,对台防卫战略模糊性只是其中一小块。保持其它内容不变,改变这一小块,有助于加强威慑。

赛森指出,“双重威慑”的成功就在于美国不愿意向台北提供无条件防卫的承诺,也不向北京提供容忍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这就是美国“一中政策”中的战略模糊性,且由美国明确宣示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所强化。“双重威慑”在台湾海峡仍保持相当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