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经济工作一直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

在两会期间,中方提出了2023年发展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5%左右。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GDP增长3%,在新的一年,将经济增速设定为5%,表明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心。

然而,外界在看到中国设定的目标后,普遍认为太保守,尤其是见到了今年春节期间中国人的消费热情之后。

(繁荣的中国市场)


外界连呼“偏低”“保守”

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中国事务首席经济学家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表示,他所在的公司根据中国的经济活动作出判断,在2023年增长5.5%的预期可能偏低了。

经济学人智库分析师李子谦指出,根据他所在的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5%太轻松,预计能达到6%。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则认为,中国经济在2023年应该能增长6%,甚至有可能达到7%。

中国人口多,消费能力也强,在政策调整之后,人员流动已经恢复,甚至由于报复性的心理,消费意愿会更加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预计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出现大幅反弹。

春节期间,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已经得到证实。相较于前一年,猛增12.2%。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在2023年会很轻松地达到5%。再加上一系列宏观政策,增长7%也不是难事。

(不断上涨的GDP)


为何定目标的时候步子迈小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定目标和完成目标是两回事,不会为了更加容易完成目标就定一个更低的目标。也不会因为目标定了5%,就按照5%去完成目标。

中方定这样一个目标,一定是经过综合判断的。并且从设定这样的目标当中,也能看清楚一些事情。

其一,追求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助推器。早已过了追求数量的阶段。

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能够长期获益,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目标,而不是为了一个漂亮的数据就“杀鸡取卵”,去透支未来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