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升空作战

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限于当时的航空技术和电子技术不发达,空中对抗更多的是利用战斗机在中近距离使用机枪或者近距离格斗弹进行厮杀。这种作战模式非常考验飞行员的个人技巧和空中编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以至于当时的三代战机(按最新美标划分)大都格外重视速度,推进和近距离缠斗能力。因此也涌现出了F-4,歼-8,米格-21之类的经典战斗机。

但在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到来,电子工业和新材料,精密机械工业取得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军机开始注重超视距作战,信息化作战能力。

于是,在军机上构建新的电传飞控系统,甚至配备相控阵雷达,甚至提升了一定的隐身性能。

这一时期,也正是苏-27“侧卫”家族,F-15,F-16,阵风等四代战机大杀四方的时代。空战越来越强调“先敌发现,先发制人”。

不仅如此,各国军机携带的武器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本以机炮和近距离格斗弹为主的武器系统逐渐被更厉害的中程空空导弹所取代,还可以通过机载火控雷达进行远距离控制。

如美军的AIM-120中程弹的射程可达160公里,中国空军的PL-15可达200公里。

因此,攻守双方的战机完全可以中程导弹在150至200公里外用中程弹展开对抗,贴身近战的机会少之又少。

而精确制导武器的大规模应用,以及战斗机对地打击能力的不断提升,也意味着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各国空军已经可以通过战斗机实现一机多能。

比如,美军完全可以用F-16V,F-15E,中国可以用歼-16,歼-10充当对地打击的平台。

当然,因为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预警机和电子战机在空战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前者可以凭借搭载的合成/分散式孔径雷达,主动相控阵雷达和先进的数据传输系统,对周边数百公里的空域进行搜索,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