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将中国排除在电池供应链之外是不可能的!”
3月27日,韩国媒体《亚洲经济》发表文章称,“2023年80%→2030年50%”。这是目前电池核心矿物对中国的依赖度和2030年韩国政府缓解依赖度的目标值。从《通胀削减法案》开始,韩国政府和企业争先恐后地确保矿物、材料等电池供应链。韩国政府制定的目标是7年后把对中国的依赖度降低到50%。然而,要将电池供应链中对中国的依赖度降低到50%以下,是非常困难的。有评价称,虽然中国和韩国在全球电池成品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但与最终掌握供应链底部原材料和材料的中国的合作将暂时继续。

韩国和中国企业的电池合作非常紧密。2010年代,中国企业抢占了电池核心矿物和中间材料市场,开始了与主要生产电池成品的韩国企业的“蜜月期”。中国企业凭借劳动力、电价和海外矿山开采权等优势,以低廉的价格向韩国电池企业供应矿物和材料。在电池行业,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很重要,能够提供廉价矿物和材料的中国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高。目前,中国电池产业占全球供应链比重达40%-65%,占韩国国内供应链比重达80%左右。由于前期就有合作,加上地理位置较近,因此在韩国国内供应链占比相对更高。

韩国和中国的“电池伙伴关系”因《通胀削减法案》而开始出现裂痕。该法案规定,无论是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成品,还是零部件中使用中国企业冶炼加工的材料,都不得向电动汽车提供补贴。韩国企业开始投资于一直依赖中国公司的矿产材料领域。甚至出现了与澳大利亚、南美等矿物企业签订锂、镍、钴供应合同,像浦项制铁控股一样购买和开发海外矿山,直接开采和加工锂的企业。美国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因巨大的补贴优惠而不断增长,预计两三年内韩国企业将占据70%左右的市场份额。

韩国大林大学汽车系教授金必洙表示:“韩国没有原材料,所以关键在于海外全球采购实现多元化和战略化。重要的是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度,实现多元化,通过海外资源开发等打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模式。”

专家们普遍认为,在努力实现供应链多元化的同时,短期内应该继续与中国进行合作。最近几年,矿物价格暴涨,加上电动汽车市场迅速发展,需求大幅增加。矿物的获取越来越困难。因此,有必要继续与在矿物、材料领域掌握加工技术并形成规模经济的中国企业合作。金教授说:“完全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只把中国看成是竞争国家是不可能的。虽然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较量会动摇市场,但现在是时候把握好中心,坚持实事求是的姿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