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也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足球的热忱,基本上除了工作之外,闲暇时间几乎上有球必看。

邓小平还极为关注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经常说足球要从年轻一代抓起,北京先农坛体育场娃娃队的比赛他基本上也会经常去关注。

在工作繁忙的时候,邓小平也会关注着足球比赛,有时工作太忙,等到手头上事务做完了,也会特地调来比赛录像进行观看,还不许身边的工作人员提前剧透,以怕破坏了那一份悬念感。

邓小平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缘分,邓小平一生的政治关键节点,也和足球息息相关。他三上三下的传奇经历中,其中两次都在足球场发出了明确的政治信号。

1973年,当人们发现邓小平在先农坛体育场的主席台上看球的时候,便知道他即将起复。

而在四年后,随着邓小平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观看长城杯足球赛这一信号的发出,经历了那个混乱年代的人们顿时吃了一颗定心丸,当播音员念到“出席这次比赛的首长有邓小平”,迎接他的是一次比一次热烈的掌声。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足球之于邓小平,又被赋予了一层新的意义。在邓小平看来,足球运动作为一项世界人民共同热爱的运动,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时代,无疑可以做为一种纽带连结起世界与中国。

于是他热切地希望中国能够通过足球打开一扇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恰逢其时,马拉多纳在当时闯入了邓小平的视野里。

马拉多纳

“一个人的世界杯”

邓小平看比赛不在乎输赢,只希望能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看到球星的顶级表演,而那个年代,最火的球星便是马拉多纳。

马拉多纳和许多南美球星一样,都是困难家庭出生的孩子,从小便过着拮据的生活,而在南美,穷人家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方式除了读书,还有足球。

一遇到足球,马拉多纳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便找到了值得自己热爱一生的事业。

他不断地训练,不断地比赛,将自己的足球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快便得到了南美足坛的认可,被称为南美最有天赋的青年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