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船厂是专业建造核潜艇的唯一单位这是共知的;而且在5年前就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专用室内恒温恒湿的新厂房。有同时建造6艘超过1.5万吨的战略核潜艇,或者同步建造12艘1万吨级上下的先进攻击核潜艇的产能实力。过去2年,在新的总装厂房之外,曾经出现过一个明显是尾部结构的新分段。果不其然,大约1年之后,就有一艘明显是万吨级的,采用新式泵推的新艇下水。这说明新的总装厂房已经完成了早期批次的试验性生产,马上就会进入产能全开的加速模式!于是不久前就发现有至少两个不同直径的耐压壳段出现在模块堆场区。其中一个被认为直径有12米,另外一段则是在9.5米左右。那么这两种不同规格的耐压壳段,是否意味只是未来同一艘潜艇的不同部位的耐压壳呢?

比如12米直径的,是未来大型核潜艇的中部主耐压壳,而9.5米的则是潜艇后半段相对比较细长的尾部段的耐压壳?实际上不论是核潜艇还是常规潜艇。其耐压壳基本都是一个前后直径大致相同的长圆柱体。只是耐压壳的前后两端有专门的耐压“堵头”结构;绝不可能出现前后段的耐压壳主体直径变化超过0.5米的情况,这是因为直径差异过大的耐压壳段,很难成功焊接在一起;即使勉强焊接在一起,那么直径不同的焊缝,未来也是耐受深海水压的薄弱环节,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此所有潜艇的主耐压壳部分,从头到尾直径都基本相同。绝不会出现9.5米直径与12米直径的耐压壳被最终焊接在一起的可能性。因为直径差距实在是太大。而很多潜艇到了尾部看上去明显变细变长,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