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类器官”发育出丰富多样的组织,从脑皮质神经元到视网膜细胞。生长了8个月的类器官形成了它们自己的神经元网络,这些网络有活力,对光线有反应。在圣迭戈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弗雷德·盖奇领导的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把人脑类器官移植到老鼠大脑中,发现它们与老鼠的血液供应连接起来,并萌生了新的联系。

奥哈永希望资助机构冻结所有旨在把人脑类器官移植到动物体内的研究,以及其他有可能让类器官变得有知觉的研究。他开发了计算机模型,他认为这些模型有助于识别何时可能出现知觉,但他还说,该领域“急需”做更多的工作。

在英国,研究人员已经被禁止研究超过14天的捐赠胚胎。施加这一限制是为了保护发育中的人体免受痛苦,但一些科学家希望延长这一时间限制。

2018年,一群科学家、律师、伦理学家和哲学家呼吁就人脑类器官进行一场伦理辩论。包括加州斯坦福大学法律和生物科学中心主任汉克·格里利在内的研究报告作者说,类器官还没有复杂到足以立即引起人们的担忧,但该开始讨论指导方针了。

格里利说,说到类器官,没有单一的伦理界限。他说:“我确信,他们认为我们还没有达到格雷戈尔·萨姆萨的状态,也就是某个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个类器官。”格雷戈尔·萨姆萨是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主人公,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但他补充说:“如果这意味着感知或对事物作出反应的可能性,我觉得很有可能。”

格里利认为,如果类器官能够感知和对可能导致疼痛的刺激作出反应,这种担忧就会变得较为严重。他说:“如果我们有理由相信类器官对这种刺激产生一种厌恶反应,即它‘感到疼痛’,这就变得更重要了。我对是否有人达到或接近那一点深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