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解放军潜水员超极限深度14米打捞故障弹 几乎休克(4)

中国海军网 2012-12-18 10:33:09

1999年5月,周忠河第一次进行60米水深适应性训练。当时海面十分平静,海况很好,然而水下却是另一番景象,水流在30米处发生了骤然变化,水流流向截然相反,且流速较大,形成了巨大的拉伸力,不断地把周忠河往船底方向推!

当他下到60米水深的海底时,突然,他发现信号绳丢失,且输气软管被船底挂住,他立即向舱面报告,舱面人员得知这一情况后,要求其立即原路返回,准备出水。

然而,由于船底挂碰,加上水流过大,电话线又被扯断,周忠河与舱面失去了联系,陷入绝境,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短暂的绝望,让周忠河迅速冷静下来,他根据水流方向辨别方位,一步步向入水点走去,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努力,找到了入水缆,最终安全出水。

“这种险情,谁都有可能会遇到,只有把技术练好了,把心理练过硬了,才能化险为夷。”这是周忠河的真切感受,也是他给新兵上课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战友们的眼里,周忠河是个特别能钻的人,一有时间他就扎进器材仓库,一呆就是一天,潜心研究装备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条件,并为每套潜水装具都加注上了注意事项。正是因为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使得只有高中文凭的他很快成为了大队潜水装备专家小组的一员,成了技术革新的骨干力量,先后发表了《关于某型潜水装具训练使用应注意事项》等多篇论文。

水下电氧切割是一项技术难度很高的特殊技能,通常只有20%左右的潜水员能够熟练掌握,在大队组织的专项训练中,周忠河发现通常使用的拖刀切割法效率低、浪费大,一根割条只能切割1米左右。

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关,他潜心研究,通过书信、电话向海军潜艇学院专家咨询,2006年,在海军潜艇学院教员的指导下,他与一名战友反复研究试验,把拖刀切割改进为推刀切割,反复调节电压、电流和氧气输出比例,历经上百次的探索尝试,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

最后,在同等条件下,将一根割条的切割长度由1米提高到了3米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4年来,仅此一项,就为潜水训练节约经费5万余元!此外,他还自行研发了潜水配气表盘、水下灯阵、水下焊接台等10余项小发明、小革新。

“任务就是职责,使命高于生命”

周忠河是潜水员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靠着过硬的技术和胆识,他一次次挑战生命极限,一次次创造水下奇迹。

2002年5月7日21时40分,中国北方航空公司CJ6316航班在大连港附近海域失事。大队接到援救命令后,仅用40分钟就抵达了空难海域。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