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我空军地导旅“雪域拓荒”4年 实弹射击22发22中

新华网 2018-03-21 10:21:37

  原标题:雪域拓荒,“办法总比困难多”——来自西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调整组建4年来的转型观察报告

  ★ 全旅地导专业对口率仅有7%,缘何能取得实弹22发22中的成绩

  ★ 全旅自35个不同单位抽组,缘何能连续完成18项重大军事任务

  ★ 全旅组建4年无固定营区,缘何能3次获评空军先进师旅级党委

  标准决定工作的“海拔”

  这两个时刻耐人寻味——

  2015年,戈壁深处红蓝对抗,兄弟部队连发不中,情况紧急,这个旅主动请缨,一击制敌。

  2016年,渤海之滨实弹演练,己方先进装备没有命中目标,这个旅接替出场,打出满堂彩。

  凝神望着荣誉墙上的战绩,旅长张梁喃喃地说:其实这两仗,我们都没能打头阵。

  想想也是,上级首长当时凭啥选一支刚刚组建、官兵来自35个不同单位、地导专业对口率仅7%的导弹旅打头阵呢?“战斗力的质量是靠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上级的信任是靠一仗一仗打出来的。”张梁如是说。

  练兵如打铁。一支在改革中组建的新部队,第一锤应该落在什么地方?标准!张梁与旅政委时顺波的第一次碰头,两人谈了足足4个小时,谈得最多的是工作标准。

  “高原艰苦、部队新创不是工作标准降低的理由。从战备到行管,从基层到机关,旅党委齐抓共管,用高标准规范、高起点布局、常态化坚持,让官兵形成新的思维定式、行为习惯。”某营营长沈卫勇清晰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三件尴尬事——

  “打靶打中就意味着战斗力提升了吗?”

  在一次军事训练总结会上,沈卫勇关于“实弹打靶1发1中,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发言被旅长张梁打断。

  “怎样算战斗力提升?怎样评判战斗力标准?就仅凭一次考核成绩?或者有没有打中靶?”沈卫勇被张梁抛出的问题当头棒喝。

  整个会议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大家激烈讨论战备训练、打仗能力。

  思维碰撞出新路子。他们探索出“指标性”量化训练方法,以具体指标考核代替集中考核,推动战斗力建设进阶提质。至今,该旅各类业务骨干增加了四分之一,沈卫勇所在营还成了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内务环境差、岗哨秩序不正规、登统计缺项漏项……那一次,旅领导不打招呼直奔该营检查,问题一一曝出。

  “检查太突然,我们来不及准备。”沈卫勇解释道。

  “准备什么?平时标准就是迎检标准!”旅领导的呵斥让沈卫勇脸上无光。

狂踩
(0)
0%
点赞
(4)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