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才5分钟时间,小1000元就没了。”站在医院缴费口排队的王先生心里一阵肉痛,看着手里的收费单抱怨道。一直以来,患者苦于医院做检查收取的高额费用,抱怨随便做个检查,几千元就没了。

核磁共振仪国产化,突破欧美30年封锁,业内:有望降低看病费用

但前几日央媒报道,目前由中科院深圳研究院牵头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

这则消息是否意味着,以后老百姓看病检查的费用不会那么高了?欧美企业垄断国内核磁共振仪的局面将要被打破了?

01.国产核磁共振仪,有望降低检查费用

作为“最先进的医疗设备”,核磁共振仪主要广泛应用于筛查早期病变,已累计6次获得诺贝尔奖。但苦于我们之前技术落后,常常被欧美企业“牵着鼻子走”。

据报道从欧美进口一台核磁共振仪就要3千多万,同时还以维修、日常维护等“敲诈”我们。据称国内曾有一台仪器出了故障,希望德国厂商进行维修时,对方却要求提前支付23万元的人工费,且不保证维修质量。

核磁共振仪国产化,突破欧美30年封锁,业内:有望降低看病费用

不仅如此,因为故障关机会导致液氮蒸发,德国厂商还要求备好液氮,而这部分的成本高至60万元。尽管备感屈辱,但为了修好机器,我们不得不为这83万“敲诈款”买单。

此次深圳研究院研制成功核磁共振仪,不仅让我们摆脱了欧美的“宰割”,还在性能上甩了进口一大截。报道称,国产核磁共振仪,可以获得人体的全身影像,大大提高了分辨率,拍出的片子清晰度比进口高1-2倍。

“尤为重要的是,仪器价格也相对以前降低了不少。医院的检查费用相对来说会逐步降低,对于广大群众来说,看病的时候花费会更少。”深圳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表示。

核磁共振仪国产化,突破欧美30年封锁,业内:有望降低看病费用

02.国产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一直以来,我们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深圳研究院郑副院长表示。“目前,生科院正在着力研究生物科学、脑科学、海洋生命科技等。这些领域都急需我们的突破,尤其是在生物科学领域。”

但要将科研技术转化为成果落地,需要官方和市场合力来助推转化。从官方来看,为技术研究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撑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市场来看,国内生物科学技术成果依然匮乏,流行于市场的大多为海外进口。

核磁共振仪国产化,突破欧美30年封锁,业内:有望降低看病费用

“生物科技市场需求表现如此强劲,才促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该领域的突破”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也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成果,才更有研究意义。

03.曙光已到来:用于实践

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里,国产核磁共振仪正在工作。而机器工作的情况,将时刻受到深圳研究院的关注,一旦仪器出现任何问题和故障,将及时进行维护与修改。

据报道,目前国产核磁共振仪已有不少三甲医院在订购。这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看病费用降低了、检查用药容易了。可以预见,普通群体看病难、治病贵的局面正在被改写。

核磁共振仪国产化,突破欧美30年封锁,业内:有望降低看病费用

国产核磁共振仪就像是一只蝴蝶,想要让蝴蝶飞起来,要依靠企业、市场等各方力量,而想要让一群蝴蝶飞起来,更需要的是时间。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会迎来这一群蝴蝶起飞的时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