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深度解读:中国引发的电动汽车转型如何重塑全球汽车业

随着各国政府提供巨额补贴以加快向电动汽车的转变,一个世纪以来汽车行业最大的变革正在发生。在过去的一年里,出现了几个令人惊讶的现象。其一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领先优势有多大,其二是中国制造的汽车成本低、技术先进,其他国家很难与之竞争。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就在汽车制造商开始奋力追赶的同时,全球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却在放缓。这种组合可能会给西方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损失,并危及减少道路交通温室气体排放的宏伟目标。

彭博深度解读:中国引发的电动汽车转型如何重塑全球汽车业

1.中国电动车产业有多大?

中国品牌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中国企业成功地从大众汽车公司等前领导者手中夺取了国内市场份额,而中国本土冠军品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则在2023年第四季度超越特斯拉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中国消费者正在大量使用电动汽车:2023年,全电动汽车(即非混合动力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中国所有新乘用车销量的四分之一,而欧洲的这一比例为15.7%。瑞银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将增长近一倍,达到33%,而传统西方汽车制造商的份额将从81%下降到58%;他们还估计,2023年,比亚迪与北美和欧洲品牌相比具有25%的成本优势。

2.中国的优势是什么?

中国的优势在电池方面最为明显,而电池是电动汽车最昂贵的部分。80%以上的电动汽车电池由中国生产商提供,而中国的供应链正越来越多地将锂、钴、锰和稀土金属等成分矿物的开采和加工控制在中国手中。根据彭博NEF的数据,按体积加权平均计算,中国的电池成本已降至每千瓦时126美元,而美国和欧洲的电池组价格分别高出11%和20%。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商已经推出了新一代电池,这种电池依赖钠,钠比现在电动车电池中使用的锂更为丰富,而且不易起火。

彭博深度解读:中国引发的电动汽车转型如何重塑全球汽车业

3.这对其他汽车制造商意味着什么?

2023年,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中国面临向其他地方销售的压力,2023年中国出口了155万辆电动汽车,比上年猛增64%。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主要销往亚洲其他地区和欧洲,因为在欧洲,进口汽车和国产汽车都可以享受消费者补贴。以比亚迪和蔚来公司为首的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1%跃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5.6%。今年9月,欧盟开始调查中国对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国家补贴。美国也提供补贴,但乔-拜登总统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中扩大的税收减免仅限于在北美制造的汽车,其零部件主要由国内制造。美国还对中国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而欧洲只征收10%的关税。

4.电动汽车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仍在上升,但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根据彭博NEF的数据,2021年,全电动汽车和可使用汽油或柴油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增长了一倍多,2022年增长了62%。但去年这一数字仅为31%。BNEF预测,今年的年增长率将再次放缓至21%。

5.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为何放缓?

中国经济仍在挣扎,这意味着它不再是过去几年可靠的增长来源。大多数中国制造商都未能实现2023年的销售目标,预计2024年的销售将再次放缓。但更大的问题是欧洲和美国的需求。在第一波电动汽车浪潮中,汽车制造商可以依靠技术爱好者和政府对公司用车的补贴来提高销量。但在下一阶段,他们面临的是更注重成本的驾驶者,其中许多人对电动汽车技术持怀疑态度,对购买平均价格分别比欧洲和美国燃油汽车高出30%和27%的电动汽车望而却步。在欧洲,有助于推动销售的补贴和税收减免正在逐渐枯竭,而在美国,目前的激励措施取决于本地生产的门槛,这限制了买家的选择。除了"贴钱冲击"之外,各国央行为抑制通胀而增加的借贷成本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一些消费者仍对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续航能力感到担忧。

彭博深度解读:中国引发的电动汽车转型如何重塑全球汽车业

6.汽车制造商的反应如何?

以特斯拉为首的几家汽车制造商在过去一年中一再降价,以赢得客户。许多汽车制造商还减少了产量和人员,以维持利润。制造商正竞相推出几款更便宜的车型。欧洲版本包括Stellantis的e-C3、雷诺5和沃尔沃EX30。汽车制造商还在电池技术方面投入巨资,以赢得谨慎的潜在买家的青睐。比亚迪和特斯拉率先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但成本较低,使用寿命较长,而且被认为比主要的替代品--镍钴锰电池更安全。大众、丰田、比亚迪和中国电池公司当代安培科技都在致力于开发固态电池,这是一项潜在的突破性技术,可使电动汽车更高效、更经济。

7.其他国家如何应对中国的出口?

在美国,在《通货膨胀削减法案》通过后的第二年,美国宣布投资551亿美元用于电池制造,并投资161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工厂。虽然这最终将产生一波产能浪潮,但其直接影响有限,部分原因是许多急于提高产量的汽车制造商不得不依赖中国技术。2023年,只有14款在产车型有资格获得IRA购车补贴。从2024年到2030年,对电池组件价值和电池原材料来源的要求将不断提高。这给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公司等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它们在电动汽车产品线上损失了数十亿美元,并面临着消费者对高车价的反弹。由于目前对中国技术、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依赖,这些汽车制造商正努力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并降低成本,因此面临的压力尤为严重。

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对《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通过做出了反应,纷纷宣布为电动汽车投资提供税收减免和援助计划。包括大众汽车、斯泰兰蒂斯和雷诺汽车在内的欧洲汽车制造商正在重新调整其汽车工厂,以便向电动汽车过渡。它们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数十款新的电池动力车型,并正在单独或与合作伙伴一起建立电池工厂,以摆脱内燃机的束缚。一些行业高管提出了广泛合作的想法,比如有人称其为电动汽车领域的空中客车公司(Airbus),意指这家跨国飞机制造商,这是达到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相匹敌的规模所需的唯一途径。

韩国是中国在电池领域的三大竞争对手--三星SDI公司、LG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和SKOn公司的发源地,一些人认为韩国是解决之道。韩国作为美国的自由贸易伙伴,吸引了西方汽车制造商四处寻找硫酸镍、硫酸钴和氢氧化锂等电池化学品。韩国的电池金属开采储量并不大,但大量的投资正在帮助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中心之一。根据彭博社的计算,自《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生效以来,韩国公司(其中一些是与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合资企业)已承诺投资近480亿美元,在国内和北美建设新工厂,生产化学品、阴极和成品电池。但韩国的电池制造商历来依赖从中国采购原材料。2023年,随着经济下行导致电动汽车销售放缓,韩国扩大了补贴计划。

斯特凡-尼古拉和琳达-卢2024年3月2日(彭博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