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虽然连续三个月不敌中国,但韩国造船“反而更好”!
6月27日,韩国媒体《今日财经》发表文章称,虽然韩国造船在全球订单量上连续三个月落后于中国,但也有人认为这反而很好。低价订单由中国承揽,韩国造船业更有可能赢得高附加值船舶订单。
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韩国造船业在全球订单方面一直落后于中国。
据专门研究英国造船和航运市场状况的组织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称,5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206万CGT(79艘)。其中,中国承揽了141万CGT(52艘,68%),韩国承揽了51万CGT(17艘,25%)。
以4月份为例,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85万CGT(80艘),其中中国承揽了141万CGT(62艘,76%)。
韩国承揽了38万CGT(13艘,20%)订单。3月份的全球船舶订单量为244万CGT(79艘),中国承揽95万CGT(43艘,39%),排名第一。韩国承揽了80万CGT(15艘,33%)订单。
虽然有人担心韩国造船落后于中国,但韩国造船业界似乎并不太在意。反而有人说这种情况很好。
据韩国造船业界透露,中国在本国市场订货量大,因此在数量上可以占据优势。不过,大部分来自中国的订单都不是高船价。另外,即使是同一艘船舶,由于技术能力、可靠性等原因,船价也比韩国低。
如果中国以低价订单填满船坞,将增加从韩国赢得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订单的可能性。因此,虽然在数量上落后,但在收益性上比中国好。
另外,韩国造船业界在已经确保2-3年工作的情况下,为了增加收益性,正在进行选择性订单,对全球订单量没有太大在意。
实际上,据克拉克森研究公司透露,以5月份为准,三星重工在订单积压中排名第一。韩华海洋的巨济工厂和HD现代重工的蔚山造船厂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韩国造船业界的立场是,不受订单业绩的影响,坚持选择性订单战略。特别是,由于船价正在上涨,因此计划进一步致力于以收益性为主的选择性订单。5月末,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70.1,同比上涨10.03。
一位韩国造船业界相关人士解释说:“我们已经确保了充足的工作,为了提高收益性,正在进行选择性订单。我们还普遍制定了年度订单目标。在订单量上可能会输给本国订货量较多的中国。”
他表示:“但是,在从中国收到的订单中,有很多低价订单,即使承揽与韩国相同种类的船舶,船价也很低,在收益性方面,韩国的情况更好”。
该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中国以低价承揽的订单填满船坞,对韩国来说没有坏处。韩国造船业承揽收益性好的船舶的可能性增大,情况反而更好。”

韩媒:虽然连续三个月不敌中国,但韩国造船反而更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