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2023年全球核武器发展报告,IPRI机构还声称,“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已于2022年开始服役,装备的“巨浪-3”导弹上的核弹数量已有72枚,如果以一枚“巨浪-3”导弹搭载9枚分导核弹头的话,这就说明我军已经批量装备约8枚“巨浪-3”导弹了,而且这还是一年的时间新增的。

解放军,南海,南海局势,导弹

潜射导弹分为潜射弹道导弹、潜射巡航导弹、潜舰导弹和潜空导弹等类型。其中潜射弹道导弹主要携带核弹头,由弹道导弹核潜艇(战略核潜艇)搭载,潜射巡航导弹、潜舰导弹和潜空导弹一般由攻击性核潜艇搭载。

由于弹道导弹核潜艇具有隐蔽性好、安全、机动性强、作战威力大等特点,因此,世界各核大国都将战略核弹头重点部署在弹道导弹核潜艇上,潜射洲际导弹由此诞生。

解放军,南海,南海局势,导弹

而随着反导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在综合复杂的现代侦察预警手段和强大防空力量的作用下,陆基和空基投射系统的脆弱性大幅上升,海基核武器逐渐成为维系二次核打击的最有效路径。即便是 “三位一体”最为均衡的美国,海基核力量的重要性也要大大高于陆基和空基核武器。

潜射导弹技术难度多高

然而潜射导弹设计与发展难度大,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导弹和潜艇两大技术领域,研制和制造链路长,关键部件工艺难度高,首先潜艇内空间有限,特别是垂直方向。潜射弹道导弹一般不会采用与艇体方向平行的部署方案,因为这会让潜艇的结构设计更加复杂,导弹发射时还必须准确完成起竖过程,整体可靠性降低。因此从一开始,潜射弹道导弹就是垂直部署在潜艇上。

除此之外,潜射导弹需要增加燃气发生器和冷却器等辅助部件,而且弹射药选择不当,也容易造成弹力不足,或导弹弹尾烧蚀。而且冷发射方式需要在弹上增加尾部保护罩,出管后还要考虑保护罩分离,增大了发射复杂程度。

解放军,南海,南海局势,导弹

弹道导弹冷发射方式要求导弹出筒速度高,导弹在筒内要承受很大的过载和冲击力。导弹以很高的速度在水中运行时,还将承受很大的水介质冲击,很可能造成弹体变形、破裂、泄漏。因此导弹弹体需要额外加强。

再加上海上发射环境和条件十分恶劣,美国苏联等国家为了攻克水下发射技术,都耗费巨资建立了大型陆上水池进行发射模拟试验,美国还妍制了海上试验舰和水下发射试验平台,美苏法还都曾使用试验潜艇进行发射验证。通过大量的发射试验,它们积累了大呈的水下环境和出水瞬间的数据,也试验了导弹发射筒技术,最终突破掌握了水下发射技术。

解放军,南海,南海局势,导弹

再就是水下制导问题和水中弹道设计,这些都是世界性难题,目前,全球仅有美俄英法中掌握潜射导弹技术。

中国巨浪导弹发展史

中国研制潜射弹道导弹,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1974年,我国科研人员才完成了潜射导弹弹头的核试验,但是在在潜射导弹所要使用的固体发动机和固体推进剂方面却进展缓慢,直到1988年中国才成功攻克水下发射技术,这就是巨浪1的由来。中国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才攻克潜射导弹技术,从这就可以知道其技术难度究竟有多高。

1982年航天二院开始进行“巨浪二号”导弹的总体方案分析,由于之前经过了整个90年代对其总体设计方案的反复斟酌,以及东风-31导弹对第一二级两米直径固体发动机的验证,“巨浪二号”导弹在2003年就成功进行了首次陆上发射试验,但是一直问题不断,后来巨浪2加入了新技术水中主动空泡减阻技术,2012年,巨浪2才算正式研制成功,2014年我海军094型战略核潜艇开始携带巨浪2进行战备巡航。

解放军,南海,南海局势,导弹

巨浪2的最大射程7400公里,可搭载1-3枚分导式核弹头,它使中国第一次拥有实际的海基核威慑能力,而且可以从中国近海打击俄罗斯全境甚至美国的部分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射程有所提升,弹头的当量也得到了提升,最新改进的巨浪2射程据说可以达到8000-9000公里。

巨浪2的射程和弹头当量有限,难以满足中国海军的战略威慑和战略打击需求。094型战略核潜艇搭载射程8000公里以上的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使我国虽然具备了洲际打击能力,但是还是不能在我国安全海域覆盖美国全境,假如要打击美国本土全境,需要潜出西太平洋才能够得着,打击欧洲全境则需要进入印度洋。

解放军,南海,南海局势,导弹

巨浪3对于中国的意义

而巨浪3这枚导弹可携带9-10枚左右的分导核弹头,最远射程达14000公里左右,在南海就可以覆盖美国全境。

而目前,中国的六艘094核潜艇采用轮值的方式从海南常驻南海进行“近乎连续”的巡航。美军宣称,常驻在南海的核潜艇已经搭载12枚巨浪3,火力覆盖美全境,这对于美国而言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这也意味着如果美国和中国发生战争,陆基导弹和系统被摧毁,中国常驻在南海的核潜艇依然能够进行核反击。

解放军,南海,南海局势,导弹

所以美国曾多次指责中国核潜艇常驻南海的行为可能会引发冲突,甚至会导致中美在这一地区之间摩擦升级加剧紧张局势,只能说美国管的真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