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的第二天,由美国前高官组成的跨党派代表团对台湾进行窜访。这个代表团看似打着“非官方”的旗号,但实际上有很深的官方背景,代表团的人选基本都是美国两党共同拟定的。

赖清德胜选第二天,美国专机落地台北,试探中国红线是否有变

【共和党窜台代表前国家安全顾问哈德利】

其中分量最重的两个人,是在小布什政府时期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哈德利,以及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副国务卿的斯坦伯格。代表团窜台期间,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博格则会全程陪同。

光看这两人以前的职位就知道,哪怕如今没有正式的政府职务在身,他们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以及话语权,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派遣所谓“非官方”代表团窜台,也算是美国在台湾政治轮替周期中的一个惯例。此举有两大意图,一是为台当局后续的两岸政策摸底,同时也是在试探中方这边的态度,看岛内选举后,中美关系的水温会不会出现预料之外的变化。

而在岛内选举前夕,中美已经进行过一轮密集交流。中联部部长在美国,待了将近一个星期,与美国各界人士会见,又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正式会谈,在围绕双边关系深入沟通的同时,也在围绕台湾问题进行无形的角力。

赖清德胜选第二天,美国专机落地台北,试探中国红线是否有变

【民主党窜台代表前副国务卿斯坦伯格】

而现在,就台湾问题,我方已经明确提出,要美国支持中国和平统一;而拜登政府这边,则是在岛内选举前夕,很暧昧地回复,只要是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分歧,美国对最终解决方案不持任何立场。

乍一看,美国是想“置身事外”,有必要指出,美台暗中勾连,实际上已经成了岛内“台独”最为显性的政治资本,这也是美国刻意纵容的结果。一方面宣称不支持“台独”,但另一方面,仍要给“一中政策”,加上“与台湾关系法”这种毫不相关的私货。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是否还能保持存在感,关系到美国自己在亚太的战略利益与国际形象,所以不会轻易放手,这也使得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问题。

就岛内选举结果来看,民进党推出的候选人赖清德以较大幅度的优势胜选,得到了40%的选票,而剩下的60%,则由其他两家瓜分,其中国民党的侯友宜得票率大约在33.5%左右,民众党的柯文哲则是26.5%。

赖清德胜选第二天,美国专机落地台北,试探中国红线是否有变

【赖清德最终以较大幅度的优势胜选】

这种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当国民党和民众党“蓝白合”正式宣告破裂,侯友宜与柯文哲各自参选时,双方等同于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私利,“保送”了赖清德最后一程。

此外,国民党在早期,杂念太多,内斗太频,也没调和好郭台铭和侯友宜的矛盾,虽然在后期完成了整合,但发力太晚,基本盘里面,浅蓝的部分又被柯文哲挖走一大块,最后落败也是在意料之中。

唯一可能让国民党稍感安慰的,就是自己虽然在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落败,但在后续的政党席位争夺中,以1个席位的微弱优势,勉强压了民进党一头。但由于占比不过半,手握8个席位的民众党,反而成为了一支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

随着选举尘埃落定,岛内的政治格局也跟着走向清晰。民进党笑到最后,打破岛内政党轮替的8年周期,至于席位少于国民党也无伤大雅,大可以联合民众党一起挤兑。

赖清德胜选第二天,美国专机落地台北,试探中国红线是否有变

【柯文哲败选,虽然陪跑,但民众党已经站稳脚跟】

民众党虽然一路陪跑,但作为新兴政党,已经站稳了脚跟,成为了民进党和国民党都要想方设法拉拢的关键中间派,接下来的权力分配,柯文哲估计也能分到一杯羹。

而没能如愿实现政党轮替的国民党,则是成为了最大输家。说到底,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国民党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有此结果也算是咎由自取。

而接下来,美国就需要与赖清德领导的台当局打交道了。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美国不会放弃“武装台湾”,但也要避免台当局尾巴摇狗,导致台海局势往最坏局面发展。如果与中国起直接冲突,反而是得不偿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赖清德以及和他搭档的萧美琴,都是已经被国台办明确定性过的“顽固台独分子”,是“独上加独”。

赖清德胜选第二天,美国专机落地台北,试探中国红线是否有变

【国民党成为最大输家】

所以对美国而言,这对组合就是一个不稳定的炸弹。如果还想在明面上继续维持自己“不支持台独”的立场,如何和赖清德打交道,也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美国要的是维持两岸分治的所谓现状,但很明显,赖清德不会止步于此。

这也使得,美国反而很希望,选举结束一段时间后,两岸关系能保持稳定。但在这个问题上,大陆有主动权。跟过去任何一次岛内政党轮替不一样,这次大陆不会给台当局新的观察期。因为赖清德是什么成分,早已经有定论,没有继续观望的必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