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领导人访问法国期间,冯德莱恩又来凑热闹,这次不提“去风险”,又换了个说法来念经。

冯德莱恩又来蹭了,开口就是美国台词,中方在西方主场亲自讲道理

(冯德莱恩硬蹭中法会谈)

当地时间6日上午,中方领导人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此情此景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去年马克龙访问中国期间,没有收到邀请函的冯德莱恩也跟了过来,但并未跟中方达成什么协议,只是反复念叨着所谓的“不寻求脱钩,但求去风险”。

如今,中方领导人回访法国,冯德莱恩又来硬蹭了。同样,在这次中法欧三方领导人会晤中,冯德莱恩又在中方面前反复念叨着从美国政坛传来的“经文”。

有消息传出,无论是在会议期间,还是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冯德莱恩都在不断念叨着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

冯德莱恩大谈特谈,中国政府通过补贴、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方式,大力补贴国内的制造业,但同时中国国内的需求又没有增长,这就导致“产能过剩”,造成大量廉价中国产品涌入欧洲市场,威胁了欧洲本土的制造业。

说到这里,冯德莱恩扬言,欧盟将准备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贸易防御”,包括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等手段。

冯德莱恩又来蹭了,开口就是美国台词,中方在西方主场亲自讲道理

(冯德莱恩扬言要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贸易防御)

这几个月以来,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已经念叨的“经文”升级换代了,不再是所谓的“去风险”了,而是变成了“产能过剩”。

耶伦访华前夕,西方就开始慢慢传开“产能过剩”的说法。布林肯访华期间,也在不断跟中国念叨此事。如今冯德莱恩台词都不带换的,也没有什么新议题,又照搬了过来念经。

显然,这所谓的“产能过剩”,是西方用来抹黑中国出口产品的新说法,他们已经统一好了口径,就是要把这口大锅盖在中国头上。

“产能过剩”其实是一个中性的经济概念,早在十年前,我们就已经重视过产能过剩的这个问题,但中国真正产能过剩的产品是什么?并不是西方今天口中提到的绿色产业,而是钢铁,水泥和食品。然而,这类真正过剩的产品,西方却一句都不提。

在西方口中,中国“产能过剩”的产品,基本是中国的高新科技产业以及绿色产业,例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等等。

所以这就能看得出来,西方口中的“产能过剩”,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而是被西方政治化后的说辞,最终被美国政客选中,作为对中国舆论攻势的工具。

冯德莱恩又来蹭了,开口就是美国台词,中方在西方主场亲自讲道理

(西方针对的是中国的新能源产品)

了解了这一层后,西方为何频频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因为在这些领域,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美欧,领先于全球,这就让西方出现了极大的心理不平衡。

在他们眼里,中国应该永远承接低端制造业,而不是来和发达国家争抢新科技产业的利润。简单来讲,也就是这种挣特别钱的活应该只能由他们来干。

针对冯德莱恩的说法,中方领导人强调,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是在开放竞争中练就的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还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不论是从比较优势,还是全球需求角度来看,不存在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

这还是中方首次在西方国家的外交场合中,对这个问题作出回应,也算是非常正式地告诉了西方,中国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得快,那是因为开放的竞争,中国政府补贴企业发展,是再平常不过的激励技术创新的手段了,西方政府也曾这么鼓励过本国的企业发展,又凭什么给中国扣上这一帽子?

冯德莱恩又来蹭了,开口就是美国台词,中方在西方主场亲自讲道理

(最近几个月来,西方不断炒作中国产能过剩)

再加上,中国一直以来也在认真地实现此前定下的碳排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会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那么新能源汽车等商品也就是顺时代潮流而生的产物。

这些年来,只有中国在认真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并且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所以全球市面上流通的绿色产品,自然就是中国制造更具竞争力,又哪来的什么“产能过剩”?

西方在这一领域竞争不过中国,就拿了个“产能过剩”的借口来抹黑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实属可笑。

相关数据显示,在德国生产的汽车中,75%用于出口,韩国为70%,日本为50%,中国为15%。德日韩这三国都是汽车出口大国,汽车产业也可以算是他们的经济支柱产业,怎么他们出口汽车就不是产能过剩,中国出口汽车就是产能过剩?在德国75%的汽车出口的前提下,西方是怎么好意思说中国产能过剩的?

中方的正面回应,有理有据,这也是在告诉西方,别再念这套经文了,对中国不好使,西方要是有精力,应当参与到中国的发展中来,要不然就赶不上这趟车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