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7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将利用700年来修建的首条主要人工水道来扩大与东盟的贸易 中国历朝历代喜欢筑路修桥,因为互联互通促进人员和货物流动。但仅有少数朝代承担得起修建运河的代价,因为不仅需要大量人力,还要求精通技术。中国秦朝时修建36.4公里的灵渠运送士兵;700多年前元朝时将京杭大运河扩建至1800公里。但此后中国没再新建其他重要的运河,直到去年8月开始修建平陆运河。

该项目全长134.2公里,不仅被视为开发西南边疆地区广西的机会,也在迅速变化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彰显中国的一流建设技术和战略思维。“该项目的实用价值值得期待,”帮助中企在东南亚国家探索投资机遇的咨询师高振东(音)说,“这相当于有更多毛细血管将中国和东盟市场紧密地连为一体。”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按照评估,该运河到2035年有望运送1.08亿吨货物,到2050年增至1.30亿吨。届时集装箱船或散货船将能在数周内从广西首府南宁驶往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它还承载着中国的一种希望:使拥有6亿人口且已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东盟阵营成为抗衡美国影响力的关键地区之一。

中国正通过年度对话机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化同东盟的合作。与此同时,美国企图利用“印太经济框架”让一些东南亚国家疏远中国。广西发改委高级工程师黄永辉表示,中国需要更密集的物流网络,以确保更紧密的双边经贸交流。平陆运河将改善双边基础设施连接难题,使广西能通过公路、铁路、水运和空运与相邻的东南亚市场建立全面联系,“国际形势如此严峻,中国企业应与东盟进行更密切的合作。这些港口在未来拥有广阔前景。”(作者He Huifeng,丁玎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