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电池关键材料“石墨”,西方暂时难以摆脱中国!
10月6日,韩国媒体《全球经济》发表文章称,中国牢牢掌控电动汽车电池负极剂材料石墨市场。为了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西方正在推进对被称为“人造石墨”的新技术的投资,但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具有压倒性优势,西方暂时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电动汽车电池的负极大部分使用的是天然石墨,中国在天然石墨精炼市场的占有率为90%左右。为此,西方开始关注人造石墨,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不过,有预测认为,中国企业在人造石墨市场的竞争力不亚于天然石墨,到2030年,中国的市场支配力仍将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为了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正在增加对石墨的投资。
在电动汽车电池中,具有良好导电性和稳定性的石墨主要用于负极。是一个关键部件,充当电流流动的通道。
和天然石墨一样,人造石墨也可用于负极。天然石墨顾名思义,就是用自然界中发现的石墨加工而成,人造石墨则是用煤或焦炭等原料加工而成的石墨。
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在性能上有一些差异。天然石墨比人造石墨导电性好,但人造石墨稳定性好。一般来说,天然石墨用于大功率电动汽车电池,人造石墨用于长途行驶电动汽车电池。
最近,结合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优点的混合石墨正在开发中。混合石墨兼具天然石墨的优良导电性和人造石墨的优良稳定性,可以同时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备受期待。
人造石墨是19世纪后期开发出来的,但仅在过去10年左右才成为电动汽车电池用材料。一辆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用于负极的石墨平均需要50-100公斤,约相当于锂的2倍。
根据Mineral Intelligence的预测,到2025年,人造石墨可能会占据电动汽车电池负极市场的约三分之二。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竞争力和稳定性的提高,人造石墨正在取代天然石墨。
截至2022年,人造石墨约占电动汽车电池负极市场的25%,并且人造石墨的产量正在快速增加,其价格正在下降至与天然石墨相似的水平。
目前人造石墨市场规模为10亿美元,但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42亿美元。
中国天然石墨储量居世界第三,产量居世界第一,在用于电动汽车电池负极的天然石墨精炼市场上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中国电池材料巨头贝特瑞和杉杉股份正在投资数亿美元增加人造石墨产量。
另一方面,无论是美国还是西方的人造石墨企业,市场份额都低于中国,在竞争力方面也存在不足。中国拥有生产人造石墨所需的原材料和技术,也在增加投资,有望在短期内保持在人造石墨市场的垄断地位。
据研究公司Fast Market称,继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生产市场之后,中国预计将暂时垄断混合石墨生产市场。中国产量预计将从今年的160万吨增加到2030年的200万吨。
西方人造石墨企业的市场份额较低,技术竞争力也比中国企业差。然而,最近,美国和欧盟当局通过资金和技术开发支持增强了竞争力。
美国代表性企业Anovion正在佐治亚州班布里奇建设一座价值8亿美元的人造石墨工厂,Novonics也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建设一座价值1.6亿美元的人造石墨工厂。在《通胀削减法案》的支持下,两家企业从税收减免、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方面受益。
在欧盟,挪威海德鲁公司与电池制造商埃肯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Vianode。通过在欧洲和北美建设人造石墨工厂。通过在制造过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其温室气体排放量比传统石墨精炼厂少90%。

韩媒:电池关键材料石墨,西方暂时难以摆脱中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