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本防卫大学前校长、和平安全保障研究所理事长西原正:中方处理钓鱼岛事件有问题

  对于中方刚才提的意见,我有几点想进行反论。常有人说我说话过于严厉,但是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也请中方进行反论。

  我看中方的一些政策也有矛盾。刚才陈大使提到日本在领土争议上政策有矛盾,中国在南海政策上不是也有矛盾、不一致的地方吗?中国说中日关系是战略性互惠关系,但在钓鱼岛问题的处理上,我认为中方的处理方式是违反这个主旨的。另外,还有中方停止稀土出口的问题。这个稀土资源对日本是非常重要的,中方突然就停止出口了,我认为这是违反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的。至于说到历史认识问题,中国对自身的历史问题也有一定的错误认识。今天上午,丹羽大使提到中日关系最重要的是互相讲真话,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沱生:中日亟需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首先,我认为只有中日合作,才有两国美好的未来和亚洲的未来。所以,我非常不赞同“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如果将其作为一种战略选择,那就是完全错误的。其次,我现在对中日两国的政治安全形势并不是十分悲观。第三,中日在领土和海洋权益方面是有争议的。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在近两年有上升的趋势,值得高度关注。日本这两年由于国内经济困难,再加上中国的GDP又超过了日本等等原因,日本对中国的担心在加剧,特别是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的担心在加剧。这一点值得我们认真对待。我认为中日当前应该解决的是建立海上安全的危机管理机制问题。在政府高层、外交部门、军事部门以及两国智库之间都建立起危机管理机制,规避危机,防范危机,管控危机。我们不要等到危机发生以后再想办法控制它,更多的工作应该做在前面。

  (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明石康:弱虎出山寻找大虎

  刚才张先生提出“一山不容二虎”的意见是不正确的,我对此表示赞成。那么,为了让一山能够容二虎,我们就需要把这个虎牙拔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一座山上,有的老虎有核武,比另一只老虎力量强大。那么,比较弱小的老虎,可能就会逃到旁边的山区,寻求大老虎的帮助,这样做对亚洲的安全形势比较有利。这次,大家都提到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问题,对此我非常高兴。

  前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发言人、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秘书长黄星源:中国在南海不再沉默的原因

  前6次的小组论坛,我都是在媒体组。这次,突然把我分到安保组了。我想,这可能也有些必然的联系。因为在安全问题上,媒体很少有温柔的语言。而安保又总是媒体的热门话题。

  刚才有日本朋友提出中国在南海的行动比过去更加积极,这是不对的。最近几十年,中国在南海的岛屿除了一个接一个被周边的某些国家占领以外,我们没有占领任何一个岛屿。应该说,这是我们的遗憾。如果说现在行动积极了,那实际上是中国政府开始阻止这一部分的侵略行为。因为政府也必须要向老百姓做个交待。

  钓鱼岛问题,这既是现实的领土问题,也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这里面美国因素特别重要。说到底,钓鱼岛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被引爆,这个导火线抓在美国人的手里。我们已经发现,中日之间在钓鱼岛发生事情的时候,总有一个国家要出来说三道四。钓鱼岛周边发生过不少事情,我也曾经参与过处理。中日在钓鱼岛周边争端问题的处理上,政府之间是有默契的。这种默契是长期互信、合作达成的。无论是哪一方,如果突然改变行为规则,突然把它引用于适用国内法,就必然会成为问题,也就是说小事会变成大事,最终影响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