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和28日,全世界都注意到谭德塞在北京多次赞赏中国在防控疫情方面的努力,认为相关措施卓有成效。但越来越多的卫生专家却表示,尽管采取了“史上最有效措施”,疫情近期仍会继续发展,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恐怕是迟早的事。

此时,瑞士华人华侨募捐迅速形成规模,不少协会已准备向国内发送物资。很多瑞士人也加入到献爱心活动中,通过华人朋友打听“外国人怎么向中国捐款”。联合国项目事务厅一位华人透露,有瑞士友好人士希望找到比网上慈善机构接受善款账号更稳妥的捐款方式,因为“他想捐一大笔钱”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支持。

联合国1月28日举行例行记者会,各国记者云集,世卫组织发言人和各国记者交流超过一个半小时,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中国抗疫决心大、成效好。会后,他甚至对记者提到,如果近期再举行紧急委员会会议,不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因为“专家委员会还是那些人,而国际传播病例也没有质的改变”。在记者看来,他的话暗示世卫组织认为中国防疫形势正在好转。

1月29日是“诡异”的一天。当天上午,世卫组织突然宣布下午3点召开记者会。下午,该组织再出三招:一是谭德塞连发10条推文,对中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努力和决心表示赞赏;二是宣布将于1月30日19时30分在第三次紧急委员会会议结束后举行记者会;三是将原定15时由卫生应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领衔的记者会推迟到17时。当晚,瑞安正侃侃而谈,谭德塞突然出现在记者会现场,在致辞和回答提问时再次对中国应对疫情的努力做高度评价。连一些外媒记者都认为,谭德塞此举可能对第二天的紧急委员会会议起到引导作用。

三种方法行之有效

1月30日的紧急委员会会议上,绝大多数专家建议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令在场的多数记者大感意外。谭德塞在做宣布时特别强调了两点:首先是中国政府和民众采取了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此次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因为国际上人传人的病例在快速增加;其次是绝对不建议其他国家对中国采取旅游和贸易限制措施。发布会时间不长,但各国记者却在现场停留了很长时间——大家都力争第一时间把这个重大消息播发出去。

从第一次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到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到10天,这在历史上颇为少见。即使是死亡率极高的埃博拉疫情,也是拖了一年多才被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记者采访过的所有专家一致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性远小于埃博拉,致死率也低很多,唯一的“强项”是人际传播力较强,扩散面积大。这个病毒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