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对外政策》双月刊1-2月号发表题为《瞄准亚洲的欧洲和美国:盟友还是竞争对手?》的文章,作者是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教授拉蒙·帕切科·帕尔多。全文摘编如下:

华盛顿和北京的竞争使欧洲人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扮演了必要的和理想的制衡角色。为此,欧盟必须扩大其对该地区的经济方针,包括外交和安全。

亚洲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印太地区正在成为21世纪主要的地缘战略和经济中心。欧洲和美国希望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参与者。尽管俄乌冲突迫使双方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许多人认为仅限于历史书上的威胁,但大西洋两岸的政府、军队和分析人士一致认为,世界的未来在亚洲。

中国是欧美关注该地区的主要原因。这个亚洲巨人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拥有外交和经济影响力。

因此,欧洲人和美国人有明确的动机在亚洲和印太地区开展合作。他们可以指望以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为首的一些盟友。然而,合作的进展并不像大西洋两岸的政府所希望的那样顺利。

与共同利益和共同盟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和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不能说是一致的。也许说美国是火星、欧洲是金星不太恰当,但谈到北京时,这个类比有助于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两者存在意识形态差异:华盛顿越来越倾向于双边主义,布鲁塞尔则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者。

越来越多的西方领导人和分析人士明白,欧洲和美国无法按照自己的喜好塑造亚洲,必须顺应该地区的现实。

就欧盟和在亚洲存在最多的欧洲国家而言,它们在该地区的存在起步较晚,直到几年前,其重点一直是贸易和投资。然而,欧洲正在成为安全事务中更重要的参与者,尤其是网络安全和海上安全。

欧洲在亚洲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恰恰是因为它可以制衡中美。没有哪个亚洲公司或政府愿意被迫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做出选择。大多数亚洲领导人的观点是,欧洲的立场与其相似,因此有机会合作避免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英国签署澳英美联盟协议时,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家对其公开批评就是力证。该地区多个国家认为该协议是对中国的挑衅,增加了印太地区的不稳定性。一个欧洲国家是该协议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并不被看好。

亚洲不希望欧洲成为新的美国,甚至不希望欧洲简单地支持美国的政策。亚洲想要的是一个有自己声音的欧洲。但这也意味着欧洲有时会冒着激怒华盛顿的风险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德国总理朔尔茨2022年11月的访华遭到美国的批评,但受到大多数亚洲领导人的欢迎。毕竟没有哪个亚洲国家认为在外交上孤立中国是可能的或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