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对外开放,老一辈科学家辛苦积累的技术遇到挑战。西方的经济理论,冲击着中国人的思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风气盛行。计算机、半导体技术刚打下基础,又面临科研经费不断削减的困境。1987年,中科院计算所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室都被撤销了。

这一时期,国内计算机市场看似繁荣,实际上是建立在外国核心技术上。企业成了组装厂,停止技术升级,依靠进口硬件维持生存。“市场换技术”,换来的却是组装技术。1994年,中国计算机企业超过8000家,绝大多数是搞销售服务的,从事硬件生产的不到300家。在北京的高科技市场中关村,货架上摆满了外国产品,大家争当“洋代理”。“x86”电脑像潮水般涌入中国,英特尔发展一代处理器,我们就更新一代。

当时有国内媒体评论道:“想以市场换来所有的技术,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中国生产的计算机,一律是‘中国脸蛋,外国心脏’”、“CPU芯片技术被英特尔垄断,从事研究开发、批量生产需要投入几十亿美元,这种技术是换不来的,即使换来了,也吃不下,在这方面,中国正量力而行”。

进入新世纪,数字产业大爆发。它的结构类似倒三角,最上层是网络、电商、传媒、大数据、云计算,年产值高达十几万亿美元。支撑这个产业的下一层是数码电子系统,小到电子玩具、手机、电脑,大到超算,年产值大概有几万亿美元。数码电子的下层是芯片设计与制造,年产值4000多亿美元。最底层是半导体设备,这是地基,产值最小,最难掌控。没有精密的加工设备,就制造不了芯片,没有芯片,就失去数字产业的话语权。国内互联网巨头,不懂芯片,不懂设备,达到几千亿市值,靠的是市场模式和商业机制。抽去芯片产业这层地基,再高的摩天大楼都要崩塌。

科工力量:搞出国产芯片,总有一批中国人不服输

制造芯片有三类最重要的设备:光刻机、等离子体刻蚀机、化学薄膜设备。用它们在芯片内部雕刻,就好比在里面盖房子,一层一层的盖,现在盖了多少层呢?差不多六七十层。这座高楼柱子的尺度,就是现在所说的芯片制程,28纳米、14纳米、7纳米。人的头发丝平均直径0.07毫米,7纳米恰好是头发丝的万分之一。在这样的尺度上雕刻非常困难。

现在要做光刻机,必须用德国蔡司的镜头或反光碗,这种反光碗有多难做呢?相当于把德国国土这么大的面积,平整到正负一毫米。蔡司是百年老店,德国的精密加工世界第一。荷兰ASML公司最先进的EUV极紫外光刻机,用的就是德国的反光碗。这样的设备,我们有钱也买不到。1996年,西方国家联合制定的《瓦森纳协定》规定,出售给中国的技术设备,按N-2原则审批,什么意思呢?中国能拿到的技术设备必须发达国家晚两代以上。2015年,中微半导体公司研制的等离子体刻蚀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美国商务部立马解除对这类设备的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