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积极准备网络战

  还有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数字化技术可以让海量的信息被压缩成简短的计算机代码。美国官员称,在网络入侵被注意前,千兆字节的信息正在被盗取,没有任何关于信息流向哪里或信息如何被开发的征兆和迹象。

  2011年12月1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索伯翰·格曼报道称,尽管在实现有效防御和威慑上存在障碍,美国国家安全局对判别中国发动网络战的一些关键能力,越来越有信心。经过数年来的密集调查和计算机模拟试验,美国的间谍部门已经能够搜集疑似中国黑客的照片。

  2011年3月,美国《战略研究季刊》杂志刊登了一篇由克里斯托弗·布隆克撰写的文章,讨论了未来十年美国及其同盟国和中国之间爆发网络战的景象。对中国而言,网络战被认为是数十年内战略发展的重要领域。目睹了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经历的惨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理论家对美国军方不可思议地运用信息技术指导战争,并多次在战争关键时刻带来压倒性的力量充满警惕。有传言称,美国曾通过渗透伊拉克的信息网络,攻破了该国的防空系统,中国对此颇为担心。在20世纪90年代末北约对塞尔维亚的军事打击行动中,美国信息力量再次展现了作用,在上述行动后,这一系列事件给中国发展其数字化部队提供了极佳的理由。

  假设到2020年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组建成数字行动指挥部,指挥部负责指挥六万多官兵行动。其7个军区将各拥有一个超过4000名官兵的网络战团。此外,在上海之外,中国已成立一支完整的网络战师,据说该师只针对美国政府及军队网络。然而,在该领域,中国拥有的最大资源是其信息与通信作战研究所(ICOI)。尽管军队的行动系统处理每日训练,遵守中央策略与行动方针,然而,有关信息行动的想法却来源于信息与通信作战研究所。

  克里斯托弗·布隆克认为,信息与通信作战研究所由中央军委直接负责,但和中国科学院存在一定联系。该机构至少拥有1.5万名工作人员,从本质上来讲,它就是“国家黑客实验室”。这引起了美国国防当局的高度警惕。虽然不能肯定他们会成为作战队伍,但至少可以说中国的网络进攻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没有硝烟的大战随时打响

  中国网络战的首次尝试并非像许多专家预测的那样,“网络珍珠港”或“滑铁卢”事件不太可能发生,除偶尔的故障外,美国计算机网络的表现好得令人惊讶。不过,在冲突期间,中国网络力量能够对全球重要通讯进行大规模扰乱。另外,他们还能在这个领域施加持久影响。

  奥巴马政府已经拥有与中国进行网络对抗所必需的信息。而且,华盛顿还具备了在2012年与中国展开网络战的政治动机,正像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米特·罗姆尼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上。由于政策和政治方面的双重因素,现在是奥巴马转变方针,在网络战上对中国施压的“最佳时机”。

  劳伦·托马森认为,奥巴马迄今还没有采取此类举动,尽管白宫的顾问们建议奥巴马对中国展现出更加强有力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