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评论,经济影响力,国家利益,实力]:

【作者】宋国友(本报特约评论员)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据报道,中国暂时“搁置”了本已预订的向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购买客机的订单,合同总金额为120亿美元左右。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欧洲执意要实施碳排放交易体系,对所有达到或者是离开欧盟机场的航班(包括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征收超出配额的碳排放费。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航空公司因此可能被征收将近200亿人民币的“碳税”。

考虑到欧盟收取碳税主要目的是力图确立其在全球碳排放交易领域的规则制定者角色,遭到了欧洲之外各主要大国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为明显的单边主义经济行为,所以如果中国暂缓购买空客飞机,并以此来促使欧洲重新考虑征收碳税的决定,是一种可以理解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搁置”并没有破坏商业交易规则。因为此类客机交易必须要得到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如果政府部门无法批准,交易也就无法进行。

不管此事的最终结果如何,它其实揭示了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外交问题,即该如何合理地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来维护国家利益,实现重要外交目标,成为一个聪明的“金主”?之所以把中国称为之“金主”,主要是因为中国在以下三方面有着突出的实力:其一为中国所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其二为中国持续增加的对外投资;其三为中国不断扩大的内部市场。上述任何一方面都可以成为中国发挥经济影响力的重要源泉。

所以,最大的不明智,就在于忽略和讳谈这些客观存在并且能为我所用的实力源泉,不用经济手段来为国家利益服务。任何一个大国,无论是崛起中的,或者是已经崛起的,都必定会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经济影响力,只是程度不一的问题。

在具体使用经济影响力方面,大致上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运用经济影响力来应对其他国家所制定的不利于我的经济政策。这实际上是经济影响力一种防守型的有限度使用。暂停购买空客公司飞机的这一案例就是此种含义的具体展现。它较好地使用了中国的市场影响力,在不同供应商之间寻求平衡,从而达到影响他国经济政策的目的。另一重含义,是用经济影响力来寻求积极塑造其他国家对华政策,甚至包括政治和安全目标。此谓之主动型的使用。

在现阶段,寻求第一种经济影响力的使用可能更为明智。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经济还处于发展过程中,没有足够能力动用经济手段并且发挥其影响。即便经济实力强大国家如美国,在经济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也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经济手段。

因此,中国在外交中使用经济手段要进行自我克制,最好是以防守型的经济手段使用为主。只有当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不合理,较大程度地损害了中国正当的经济利益,中国才可以使用经济影响力,通过惩罚或者隐性的经济制裁来促使其他国家改变错误的政策,同时不损害中国政策的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