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是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拓宽了战场空间,也带来了与自然战场并存的“第五维战场”,即电磁战场,而电磁干扰则是其核心的对抗手段。电磁干扰,简单而言,就是在电磁环境下任何能够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下降或对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如何有效提高武器装备的抗干扰性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命题。而将电磁轨道炮运用到临近空间则不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原因如下:一方面,作为高功率脉冲武器的电磁轨道炮,本身早已经受过自身系统的强电磁干扰,外来的电磁干扰相较之下则可忽略不计;另一方面,速度快、射程远的电磁轨道炮可以反过来干扰其它电磁武器,可谓不战而胜。

在临近空间具备战略价值

    显然,如此威力的电磁轨道炮,将不仅可作为战术武器承担舰对空、舰对地军事打击任务,也已具备了一定的在临近空间运用的战略价值。如由于电磁轨道炮的外弹道完全覆盖临近空间高度,具备对临近空间飞艇等作战平台的打击能力,而其作战使用成本也较“标准”Ⅲ型导弹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电磁轨道炮成为未来临近空间战争杀手锏的潜力,日渐成为各国军方关注的焦点。

    相比于临近空间,电磁轨道炮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时,有人很自然就想到了电磁炮的概念,并做了早期研究。尽管原理简单,但由于工程上一直困难重重:如导轨表面的固体电枢材料敷层对加速及连射性能的影响问题;伴随连射而引起的导轨温度上升问题;高超声速伺服机构的安全分离问题;高超声速弹丸的加热与气动特性问题;远射程中的射弹抛撒和电源反复连续使用引起的加热问题等。

    正是这些制约因素导致电磁轨道炮一直没能真正走上战场。然而,人类战争史告诉我们,军事技术能走多远,军事思想就一定要走得更远。历史上许多新武器的出现,正是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无法获得战争制域权。如在一战期间,一个叫贝斯特·斯文顿的英国随军记者向大英帝国防务委员会郑重提出将“霍尔特”型拖拉机改装成装甲战车的建议,经过一番曲折,这项建议才被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采纳,又用了1年多时间才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坦克“小游民”。但对坦克战理论的升华,却是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依靠坦克集群的快速突击将闪电战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