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历史的大背景看,这是一百多年来中日实力第二次“换位”。如果要以时间界定这两次“换位”的话,第一次是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第二次则是2010年了。在前后116年间,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日两次“擦肩而过”,在方式、背景、结果与意义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当前的两国关系。

  一是“换位”的方式不同。第一次“换位”直接体现在军事领域。日本挑起甲午战争,在陆海两方面打败外强中干的老大清帝国,并逼迫清廷割地赔款,以非正义的方式实现对中国的超越。那次“换位”具有突然性、暴力性和非正义性。第二次“换位”直接体现在经济领域。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过数十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努力,不断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中日之间实力对比不断缩小,最终于2010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这次“换位”是逐渐积累、水到渠成的结果,具有渐进、自然的特点。

  二是“换位”的背景不同。第一次“换位”时,正是新老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激烈竞争、竞相瓜分殖民地之际。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刚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立即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侵入中国。在那个时代,强权即公理,弱肉强食,霸权主义当道,丛林法则盛行。中国在那次“换位”中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日本,而是恃强凌弱的不合理国际规则与秩序。反观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间利益相互交融,国与国的竞争早已不再是零和博弈,为双赢、多赢所取代。武力侵略为时代抛弃,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世界主流。特别是,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强劲崛起,西方单独主导世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脱亚入欧”的日本在这次“换位”中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而是发展中国家争平等、求发展的历史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