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用而生

  机器出来了,但让人揪心的现实是,即使是“购买这个机器,国家帮你出一半的钱”的政策条件下,“曙光一号”仅仅卖出了3台。

  “封闭的设计体系是推广的第一个拦路虎。”曙光总裁历军说,由于“曙光一号”是全面自主开发的,设计体系与国际标准不接轨,不能兼容国际上主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推广十分困难。

  显然,那个看起来“耗时、耗钱又耗能”的高性能计算机,不是摆在玻璃房子里面的科研成果,应用是其存在的“灵魂”。

  而后,科技成果作价2000万元的曙光公司1996年成立。在历军看来,公司命名为曙光,寓意是当时国家科委领导对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的希望。

  李国杰表示,这些年来,不管外界的环境和压力如何变化,曙光公司为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定下的发展基调始终未变:“面向应用,面向市场。”比如,“曙光一号”并没有发表在SCI上,即便到现在,曙光的高性能计算机连一篇论文都没发。

  这20年来,曙光机如何赢得市场?

  曾为曙光第一代奋斗过的战友、如今的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将之归纳为技术思路、路线的开放和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

  国科控股常务副总经理王琪分析说,如果说联想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最后走到技术创新,那曙光走的是另外一条创新道路,从技术创新开始,然后走向产业化。

  最重要的是,它始终保持了和它的源头中科院计算所以及中科院其他相关研究单元的深度合作,这一创新的源头始终没有断。比如,在人才的储备上,历军、聂华这些曙光的领军人才,都是中科院计算所的本土人才。孙凝晖带的博士们,现如今在曙光研发部门承担最核心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