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访希腊的三点考量

结合在希腊研究中心多年的工作经历,钱颖超预判此访希腊,一是深化政治关系,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二是促进经济合作”。

近年来,中远海运集团运营的比雷埃夫斯港大大提升了比港甚至希腊的竞争力,将亚洲运往欧洲的较大一部分货物调至比港中转。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去年也在希腊建立了分行。此外,同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希腊,在文化旅游等方面也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希腊政府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也有大量的投入。据希腊国内调查数据,近年来,每年去希腊旅游的中国人都翻一番。而中国人也通过影视作品等途径对希腊旅游有较强的向往。

“明年中希两国正好要互办文化和旅游年等活动,照例从今年开始就会有各种展览、宣传,但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推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也可能是杨洁篪出访的另一个主题。”钱颖超说道。

求同存异、长远综合看待中欧关系

近来中方高层领导人访欧,避不开被放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审视,美国成为了中欧互动时客观存在的“第三方”。日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短短一个月内两次访欧,期间不断兜售所谓“国际反华联盟”的概念,并在5G、经济和军事等领域内试图通过拉拢欧洲各国打压中国。而王毅则在意大利强调,发动“新冷战”,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是为一己私利服务,是要绑架世界各国人民。

事实上,作为世界重要力量之一的欧盟,它的存在本身便是建立多边世界的一个象征。因此,外界对于中欧共同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冷战思维重新抬头有着一定的期待。希腊、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是支持多边主义、支持全球化的,外界也期待通过发展中希、中西双边关系来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

“中国一直都很重视与欧洲的关系,但在与欧洲的交往中,我们一方面要保持求同存异的心态,理解彼此之间在制度、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要以长远、综合的眼光看待中欧关系,不能因为一些国家的政治博弈或民粹主义而全面否认与之的关系。”钱颖超认为,对待欧洲,我们还有很多做工作的空间,前景也很乐观。

探索中缅合作新路径,助推周边外交发力

除了欧洲方面,周边地区也是近期中国“线下”外交的另一发力点。8月下旬,杨洁篪应邀出访新加坡和韩国,印尼外长也在王毅的邀请下来华访问。而此次杨洁篪9月份的外访还包括东南亚国家缅甸。

王毅与杨洁篪前后脚访问欧洲,发出哪些信号?丨北京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