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士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美国最初忽视了这一点,但随着中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尤其是美国在遭受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之后,美国再也无法将中国置于其政策的次要地位。

在此背景下,美国于2011年提出了“重返亚洲”“亚太再平衡”战略,2017年进一步发展成为“印太战略”。无论是“亚太战略”还是“印太战略”,本质上都是针对中国,都是为了牵制或遏制中国的发展。

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正试图按照意识形态重新定义与中国的关系。这是因为西方不接受或仍然对一个非西方国家的崛起感到不安。

这里的“西方”是指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从本质上讲,它不是基于历史或种族的国家集团,而是一种意识形态标签,因为它包括像日本这样的国家。总的来说,他们视中国为意识形态的“他者”,并试图通过贬低和削弱中国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观更优越。

美国提出的“重返亚洲”战略的部分理由是中国的军事崛起,而这所谓的军事崛起,实际上只是伴随着经济和国家的发展而相应提高的军事能力。

一些西方国家似乎习惯了一个“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中国,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从经济和技术进步到社会发展和军事实力增强等各个方面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感到“不舒服、不适应”。

事实上,从世界历史发展及当前国际体系演变趋势来看,中国适度发展军事力量不仅有其内在逻辑而且十分必要。世界全球化程度越高,对全球公共产品的需求就越大。这包括海上航道安全,以及人、财、物免受恐怖主义威胁。

大国必须担负提供这种全球公共服务的责任,这样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所有国家都能受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理应成为一个能够提供全球公共服务的负责任大国。

国际上对中国军力的发展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西方国家根据自身发展的逻辑,将“国强必霸”的帽子戴到中国头上,夸大其词、故意渲染中国军力,认为中国军力发展必然导致对外扩张。

另一种则是出于各种原因难以接受中国的崛起和军力发展。他们寻找一切机会宣扬“来自中国的威胁”,并鼓动进行破坏性对抗的政治意愿。

这两种情况还会继续下去,我们不能奢望有一天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军力发展叫好或感到欣喜。

中国的军事实力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国2018年的国防预算为1.1万亿元人民币(1700亿美元)。指责中国在国际上构成威胁的声音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军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美国也差距甚大。西方没有理由担心中国的军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