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俄乌冲突将给世界政治生态带来深刻变化,也意味着许多人内心的“西游梦”破灭,其背后的逻辑演变是深刻和复杂的。

30多年前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东西对峙的冷战格局中不战而胜。在一些西方战略家和政客眼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发生充分证明了西方政治模式的“优越性”。随后,美国等西方大国开始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旗号,强行向前苏联、东欧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输出”。经过冷战后30年的不断渗透与操控,一些国家丧失战略自主性,基本沦为美国的“棋子”。这其中,乌克兰在冷战后深陷西化与自身发展“悖论”的遭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政治上越“西化”越动荡。1991年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三个苏联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别洛韦日协议》。该协议在宣告终结苏联作为统一的联盟国家的同时,并未指明,三个斯拉夫兄弟将向何处去?除了对“梦幻的西方世界”模糊的憧憬之外,对于独立后究竟采取何种政治体制、如何发展经济、造福民生等,乌克兰各方势力并没有一个长远、清晰的路线图。于是,多党制、议会民主、“三权分立”等借助“全盘西化”的大潮在乌克兰大行其道。其结果,却是在西式民主的外衣下掩盖着“财阀当道”“寡头政治”。

1996年6月,乌克兰议会通过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宣布在政治上实行总统议会制。然而,这一制度安排并没有维持太久就遭遇逆转,并由此成为随后近20年间乌克兰政局周期性剧烈动荡的开始。此后,每逢总统或议会选举年,国内各政治派别都会纷纷打出“革命”“革新”的口号,围绕总统—议会—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展开白热化争夺。这种带有周期性的政治内耗,并没有使国家变得更加“民主”,反而造成国家政局和社会秩序的严重紊乱。不到20年时间,乌克兰已经发生了两场“颜色革命”,政体也已经在总统议会制和议会总统制之间反复“横跳”3次。直到今天,乌克兰各方势力围绕国家权力分配结构的斗争仍未彻底终结,国家政局周期性动荡的根源也远未彻底清除。

第二,经济上越“西化”越衰败。与政治上陷入“民主迷失”相比,独立后的乌克兰在经济改革上的“西化”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独立之初,乌克兰急于摆脱苏联旧式经济体制下的种种弊端,加之欧美许诺对乌克兰经济予以各种援助和“指导”,一场以全盘私有化和融入西方市场体系为目标的经济改革由此推开。然而,在整个90年代,国有企业大规模私有化并没有提高经济效率,反而使一大批企业高管和政府高官一夜暴富。外援方面,西方许诺经济援助原本就是为了分化瓦解俄乌关系,在达到目的后实际落实的十分有限。这些共同导致乌克兰经济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场断崖式下跌,苏联时代积累的经济基础几乎被一扫而空。进入2000年后,尚未恢复元气的乌克兰经济又遭受国内寡头化、黑帮化的重创。各种“钢铁大亨”“天然气公主”“巧克力大王”等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寡头或垄断国家经济命脉,或勾连西方直接登堂入室,掌控国家权柄。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短暂的增长期结束,乌克兰经济进入反复的剧烈振荡期。2019年,乌克兰GDP为1537.81亿美元,仍未恢复到11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而在人均GDP方面,按现价美元计算,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乌克兰2019年仅为3659美元,排名欧洲倒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