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南千岛群岛还是世界上著名渔场之一,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汇之地,因此有“鱼类宝库”之称。每年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海域的水生物总捕捞量超过70万吨。

除了鱼类资源,这里蕴藏的矿产资源也相当诱人,南千岛群岛本土及其周边的海域大约蕴藏着16亿吨石油、1867吨黄金、9284吨银、397万吨钛、2.73亿吨铁、1.17亿吨硫,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如此也就不奇怪了,对于日本和俄罗斯来说,这里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膏腴之所。

陈鸿斌:日本趁机搞小动作,普京早已先下手……

美国反复无常,搅浑俄日争端

而关于该群岛几经易主的历史,说来就话长了,背后更是少不了大国博弈的因素。

十九世纪中叶,正值沙俄和日本扩张之际,两者利益在千岛群岛地区发生激烈碰撞。几经战和,双方于1855年2月签订《俄日和亲通好条约》,条约规定:“今后俄国和日本的疆界应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

明治维新后,日本快速扩充军备、加快扩张,短暂的和平仅仅维持不到50年,双方又爆发了俄日战争。1904年,俄国战败,双方在美国调停和游说下,于9月5日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根据这份条约,俄罗斯将北纬五十度以南的萨哈林岛及其附近一切岛屿之主权永远让与日本。日本由此拥有整个千岛群岛主权。看似“和事佬”的美国其实包藏祸心,他的介入,让南千岛群岛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也为后来的一系列纠纷埋下“祸根”。

二战欧洲战事结束后,为迅速击败日本,美英苏三国领导人于1945年2月举行了雅尔塔会议,并签署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英美为换取苏联出兵,同意将萨哈林岛南部及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发起远东战役,并夺取千岛群岛。此后,苏联(俄罗斯)一直实际控制着整个千岛群岛,由此大大改善了其在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环境。

二战结束后,冷战铁幕降下。美国为对抗苏联、拉拢日本,再次玩起“变脸”,不顾《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单独与日本媾和,并于1951年10月与日本签署了《旧金山和约》,其中包括“日本放弃对千岛群岛、1905年9月5日获得之南萨哈林岛部分,以及邻近各岛屿的一切权利与要求”,但并未明确苏联对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拥有主权。对日单方面媾和的《旧金山和约》违背《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苏联最终拒绝签署。

1955年,苏联和日本开始就南千岛群岛归属问题进行谈判,并签署《苏日共同宣言》。宣言规定双方将继续就签署和平条约开展谈判,苏联将在和约签署后归还齿舞和色丹两岛。但在此后的谈判中日本强调必须四岛“一并归还”,这一立场当然是苏联所无法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