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澳门商业网站7月9日文章,原题:安倍对日中关系的影响 日本前首相安倍遇刺,给日中关系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安倍的政治意识形态对日本未来几年如何处理对华关系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现任首相岸田文雄领导的政府的对华政策,很大程度上是由安倍时代塑造的。

澳媒:安倍的对华政策影响岸田政府

在批评中国的人士看来,安倍在日中关系上留下的东西仍很重要,因为他是美国的坚定盟友,接受“印太战略”,与印度合作更密切。另一方面,他领导的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采取谨慎和观望态度。安倍领导下的日本还加入“四边安全机制”(QUAD),这也是一个试图抑制“中国威胁”的意识形态联盟。

总的来说,安倍对日本未来几年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有着巨大影响。在意识形态上,安倍是保守的、亲美的、亲西方民主的、务实的和民族主义的。其务实对华政策可从他在钓鱼岛领土争端后主动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看出。不过,安倍认为,面对来自中国和朝鲜不断上升的“威胁”,重新武装是必要的防御性举措。

安倍卸任首相后明确“亲台”,引起中国官员和民族主义者的愤怒。现任日本首相岸田基本上沿袭了安倍的对华政策,只是倾向于谨慎一些,不想“挑衅”中国。尽管如此,日本的对华政策已感受到安倍的遗产:认为中国“野心勃勃”,保持与美西方的同盟关系,与中国务实接触的同时,逐步进行重新武装。未来几年,安倍的继任者将如何处理两国紧张关系,还有待观察。(作者Sonny Lo Shiu Hing,陈俊安译)

日本《朝日新闻》7月10日文章 安倍一再唤起中国对历史和安全问题的强烈警惕,因而中国国内对安倍的批评声音不在少数。但另一方面,一些中国的日本问题专家也表示:安倍执政期间日中构筑起“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框架,并给予安倍较高评价,认为他改善了因钓鱼岛争端而恶化的两国关系。

第一任期内,安倍就将中国作为首个正式访问的国家,倡导加强务实联系的“战略互惠关系”。这令因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而恶化的日中关系重回正轨,日中关系呈现出新格局。安倍的第二任期,是在因钓鱼岛争端而被称为“日中邦交正常化以来最糟糕的”日中关系下开始的。2013年底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推动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这令中方态度更加强硬。但随着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世界局势剧烈变动,安倍加强对华战略。2017年他将亲笔信委托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转交给中国领导人,提出希望保持对话,在合适的时机实现互访、 在“一带一路”倡议上加深对话与合作,旨在恢复和稳定以经济为杠杆的两国关系。(作者林望,严格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