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最近提出军事色彩稍显温和的对华“主动拒止”概念,希望美国在亚洲部署较灵活机动军力,让盟友和伙伴多承担责任、多互相合作,同时伴以外交接触的威慑力。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同样强调威慑的概念,美国国内鹰派也不能容忍。一向主张在美国政府治国理政中应减少军事、加强外交的美国智库昆西研究所从2020年底开始,组成有10位专家参加的项目课题组,通过一系列研讨和战争推演,研究如何建立“主动拒止:美国在亚洲建立更有效、更稳定和更可持续的防御战略路线图”。项目组成员、昆西研究所东亚项目主任史文特别强调“主动拒止”战略中外交元素,包括与中国建立信心建设和危机管控的机制。史文对中评社记者表示,“主动拒止”是比其它现行方案好得多的策略,他完全支持,但这种战略不是灵丹妙药,不会魔术般地改变亚洲战略形势,也不会突然使得美中走在正面加强的道路上。中方对此仍会有疑虑,仍可能采取反制措施。因此美方应当澄清这种战略是什么,如何起到稳定作用,如何能在第一时间避免冲突、管控危机、防止升级。谈到这个项目提出的“主动拒止”战略与华府战略学界当前流行的对华军事威慑战略有何不同,该项目主任、昆西研究所研究员杜睿清(Rachel Odell)称,与特朗普政府的国防计划相比,这个建议的改革将在2035年前每年节省约750亿美元,相当于每年节省10%的军费。而美国其它国防战略基本上要求每年军费增长3%到5%。杜睿清指出,当前美国的国防战略轨迹正将美国置于与中国发生危险冲突的道路上。美国应当通过更加有效的威慑战略,并显示没有动因快速升级危机,以确保冲突更不可能发生。她也承认,这不是灵丹妙药,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不会让竞争走开,但希望通过这个战略,美国能够更好地管控对华竞争,变得更安全。杜睿清的这番话遭到了美国鹰派的批评。有保守派媒体在报道时挖出杜睿清现在是美国国务院的外交事务分析师,质疑她怎么可以批评拜登政府的国防政策?言外之意非常明显。而史文在特朗普执政时期更被美国鹰派“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