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据美媒26日报道,本周一,美国昆虫学会的科学家们宣布,将俗称“杀人大黄蜂”的亚洲大黄蜂改名为“北方大黄蜂”,目的是为了防止反亚裔仇恨犯罪。据其称,使用“亚洲”这个词来称呼这一入侵物种无意中助长了反亚裔情绪。

对此,有美媒调侃称,“谁能想到杀人大黄蜂最危险的地方居然是它们的名字?”不过随后,首次发现亚洲大黄蜂的华盛顿州也宣布,该州将遵循美国昆虫学会的建议,开始采用“北方大黄蜂”的名称,并将在未来几周更新其网站和印刷材料。

美国《纽约邮报》报道截图

据《纽约邮报》26日报道,当地时间25日,美国昆虫学会(ESA)在其网站发布声明,宣布对亚洲大黄蜂改名一事。美国昆虫学会成立于1889年,拥有超7000名成员,是世界上最大的为昆虫学家和相关学科人员提供专业服务的组织。

据声明介绍,亚洲大黄蜂(Asian giant hornet)是一种原产于亚洲的入侵物种,2019年首次在美国华盛顿州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发现单个大黄蜂后,它一直是这两个地方根除工作的目标。

《纽约邮报》还称,这种巨大的昆虫进入美国后,它们1/4英寸(0.635 厘米)长的注射器状毒刺的照片被公开,引起了相当大的恐慌。这种大黄蜂可以长到两英寸(5.08 厘米)长,以吃蜜蜂而闻名,几十只大黄蜂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撕碎一个蜂巢。

虽然亚洲大黄蜂对人不是特别有攻击性,但它们的刺扎人后会带来非常大的疼痛感,并且可能致命,它的毒性和一些毒蛇的毒液相当。华盛顿州农业部(WSDA)曾警告称,人们在亚洲大黄蜂附近时应当极度谨慎。

亚洲大黄蜂

如今,根据美国昆虫学会声明,这个在华盛顿州首次发现的入侵物种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北方大黄蜂(northern giant hornet)”,美国昆虫学会也已在其昆虫和相关生物的通用名称列表中采用了“北方大黄蜂”这一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