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17到底有多强?我们都知道东风17很强,强到从问世至今,美国军方对于东风17“一发入魂”的能力仍然毫无解法。为什么它能成为所有反导系统的终极噩梦,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在冷战早期,洲际弹道导弹曾经是美苏之间最大的噩梦,从苏联本土发射的导弹,可以直接打在美国本土,这对于美国来说犹如噩梦一般。但在冷战中,洲际导弹的威胁开始逐步降低,最大的特点就是拦截导弹的能力不断升级。洲际导弹最大的问题在中段会变得非常脆弱。弹道导弹升空到一定高度后,会关闭发动机,整个导弹体处于预设的滑行阶段,并按照预设弹道直线滑行。这段时间一般很长,足够给对方国家的雷达系统捕捉并计算出他未来会经过的空域。只要弹道导弹的路径被破解,拦截导弹想要实现中段拦截,就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那么什么办法能够减少可以被拦截的部分呢?中程导弹应运而生。中程导弹理论上还是弹道导弹,但由于中段飞行时间大大减少,在上世纪中期曾经是美国的巨大噩梦。所谓古巴导弹危机,就是因为中程导弹可能会被部署在古巴的原因。不过随着科技的不断升级,中程导弹拦截技术已经逐渐变得可以实现。比如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装备的标准3导弹就拥有中程导弹拦截技术,不过该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缺陷。从美国军事演习的内部数据来看。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首先要确定导弹的发射地点,同时通过“情报”获知目标的攻击地点,才能在中程导弹飞行的过程中,利用标准三成功命中处于中段飞行的中程导弹。不过总体上,美国目前对于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处于拥有一定几率能够反导的状态下。于是突防问题就成为了新的课题,而为了防止本家的导弹不被对方拦截,普遍的做法一般有两种:巡航能力和超高速能力。例如战斧式巡航导弹就是一种能力超群的巡航导弹。巡航导弹可以在空中做出一定的机动动作,拥有灵活多变的飞行路线,保证了其可以低空穿过对方的防区,提高导弹在空中的生存能力。不过巡航导弹有它自己的弊端,就是飞行速度慢,尽管灵活多变,依然有被近防炮、密集阵甚至是高射机枪等武器拦截的危险。另一种类型就是超高声速导弹,也是目前中美俄在导弹方面的发力点。比如俄制的“匕首”导弹、“锆石”导弹以及美式的LRASM导弹,都是其中的翘楚。比如LRASM导弹的射程达900公里,速度更是0.8马赫,其速度虽然较慢,但拥有隐身能力的它依然是中国海军的一个主要攻克目标。不过东风17却保持着一种“全都要”的特点。首先其最大航速已经超越了10马赫,这个速度保证了留给敌方反应的时间相当之短,即便是对方的雷达能够在东风17发射的时候就发现导弹,也意味着留给目标反映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要知道,即便是驱逐舰或预警机发现了导弹,信息在完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第一时间传达给其他反应系统。依然需要拦截系统开机、预设导弹航线计算等复杂的电子操作,甚至还要给拦截导弹飞行的时间。几分钟对于美军来说,要完成这些部署和发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哪怕是美军拥有了强大的反导能力,可以在几分钟内算出东风17的路线,也没有拦截东风-17的可能,因为东风-17使用的钱学森弹道。这保证了东风-17可以在重新回到大气层内,依然可以做复杂多变的机动动作。这些机动动作犹如巡航导弹一般,在敌方眼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便是敌方明确知道东风-17的打击目标,也很难根据弹道预算出它经过的空间,拦截更是一种不可能被谈及的。至于说近防武器,本身也是需要反应时间的。东风-17导致了近防武器甚至都不知道何时才是开机时间,更不知道应该对准哪个方向,一分钟上千发的弹药不可能保持持续倾泻。这就导致了近防武器对东风-17根本没有作用,进一步扑灭对方拦截的可能。这就是东风-17的可怕之处,既作为高超声速武器,拥有超强的飞行速度以至于对方毫无反应的机会。同时作为机动弹头,不给对方任何中段反导的机会。美国早在中国研制出东风-17之前,就开始在中国周边设置了大量的雷达观测站,就是为了与中国的中程导弹进行博弈。如今东风-17出现了,对于美国花费重金维护的雷达站、反导武器等各种设施都是一种降维打击。为了反制这样强大的武器,美国当然也要设置大量高超声速导弹来回敬,立即上马了很多项目,不过这些项目大多数都处于捕风捉影的状态,真正能够落到实地的项目并没有几个。不过这些项目普遍都有一个特色,那就是PPT上都有东风-17的影子。东风-17深度影响着美国决策层在西太平洋上的博弈,面对一种毫无拦截可能的导弹。美国的战略收缩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一天,西太平洋这片海域上,将不会再有来自东太平洋的海军基地。作者:狼王编辑:兰佳佳